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养生时代
0

孙思邈的养生保健观

  • 索引:46
  • 发布时间:2006-12-01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孙思邈的保健养生观  
        被人们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医药学家孙思貌,以其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孙思邈在保健养生方面,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独特的见解。本文拟就孙思邈的保健养生观简述如下。
        一、调适情志:情志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活动,适度的精神活动,是身心健康的标志;过度或不良的精神活动,则是导致衰老、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愁忧恐惧伤心”、“喜怒不节则伤脏”。孙思邈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必须具备高尚的精神情操,良好的精神状态。他说“故善摄生者,常少怒”,“莫大怒”,“勿涓涓怀愤恨”。他希望人们做到“心无妄念,耳无妄听,割嗜欲所以固血气,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通过一系列持之以恒的自我调适和自身修养,使自己始终处在一个平和纯净、豁达宽宏的精神状态之中,从而达到祛病延年,抗老益寿的目的。
        二、预防疾病: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体一旦罹患了疾病,轻则正气受损,生存质量降低;重则元气耗伤,折损应享的天年。所以孙思邈特别重视疾病的预防。他告诉人们“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在具体的预防方法方面,他主张普及医药卫生知识,“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预防保健方法。《千金》两方中收载的大量医药知识及简易方药,就是孙氏为普及医药知识所编辑的教材。孙氏要求人们在居家或远行前,均需准备一些常用药品,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孙思邈还提出了预防传染病的“辟瘟法”,包括饮水消毒辟瘟法、空气消毒辟瘟法、皮肤消毒辟瘟法、衣物消毒辟瘟法、口服药物辟瘟法等等,内容相当丰富。
        三、坚持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健身常须锻炼。乐于锻炼,适当运动,是孙思邈养生保健观的重要内容。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少劳,但莫大疲及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孙氏所倡导的锻炼方法内容相当丰富,诸如精神锻炼、气功养生、导引按摩、散步行气、健脑益智、健美、五官保健等。其中导引按摩法又包括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面部按摩法、腰背痛导引法、踏背法等。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很有实用价值。导引按摩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结合气功锻炼揉和而成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孙思邈对此极为推崇,并在《千金方》中用了大量篇幅予以介绍。孙氏认为,健康人“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如在调适情志的同时,“兼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生……”。
        四、食养为先: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与人体的健康或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孙思邈十分重视饮食调养在保健养生中的作用,他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他还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方》卷二十六专列有“食治”一章,逐一论述了236种果实、蔬菜、谷米、鸟兽等动、植物在养生保健和食养食疗中的作用。孙思邈非常强调饮食调配,五味调和,因人制宜,定时适量,四时宜忌等饮食养生问题,认为辛、酸、甜、苦、咸五味不可偏食,饮食要合理搭配,“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他还特别重视对饮食物营养作用的开发,他所推荐的薏苡仁、牛乳、蜂蜜、羊肉等,大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食养和药疗兼用的佳品。(本文系苏礼主任医师与刘少明研究员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