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中医文化
0

龙年说龙药

  • 索引:853
  • 发布时间:2019-05-16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今年又是十二生肖中的龙年,但有许多中药则以“龙”命名,现将其分为石虫类、草木类予以介绍,以供读者参考。(1)石虫类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性味甘、涩,平。功能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有湿热、实邪者忌服。龙齿——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性味甘,涩,凉。功能镇惊安神,清热除烦。主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身热心烦,神经衰弱。内服煎汤,9~15克。龙角——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角骨化石。性味甘,平,无毒。功能清热,镇惊。主治小儿惊风,发热抽搐。内服煎汤,9~15克,或研末为丸。《本草经集注》云:畏干漆、蜀椒、理石。伏龙肝——又名灶中黄土,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性味辛,温。功能温中燥湿,止呕止血。主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内服煎汤,15~30克,或研末冲服。凡阴虚火旺及热证呕吐反胃者忌服。龙衣——即蛇蜕,又名青龙衣、长虫皮、白龙衣。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性味咸、甘,平。功能祛风,定惊,解毒,退翳。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等症。内服煎汤2~3克,研末吞服0.3~0.6克。龙虾——为龙虾科动物中国龙虾、锦绣龙虾等多种龙虾的全体。性味甘,咸,温。功能补肾壮阳,滋阴,健胃,安神。主治阳痿,筋骨疼痛,手足搐搦,神经衰弱,皮肤瘙痒,头疮疥癣。内服煎汤,25~50克,或酒烫服、炒食;外用适量,捣烂敷。龙虱——又名水鳖虫,为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的全虫。性味甘、咸,平。功能补肾,缩尿,活血。主治小便频敷,小儿遗尿,老人尿频,面部褐斑。内服煮熟、炒香,3~5克,或8~12只,或焙干研末入丸、散。龙涎香——又名龙腹香,为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性味甘、酸,温。功能开窍化痰,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主治神昏气闷,心腹诸痛,咳喘气逆,气结癥积。内服研末,0.3~1克。孕妇忌用。地龙——又名蚯蚓,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和威廉环毛蚓等的全体。性味咸,寒。功能清热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主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内服煎汤,5~10克,研末每次1~2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取汁涂敷,研末撒或调涂。脾胃虚寒者不宜服,孕妇禁服。海龙——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拟海龙、尖海龙、蓝海龙、低海龙、舒海龙的全体或除去皮膜及内脏的全体。性味甘、咸,温。功能补肾壮阳,散结消肿。主治阳痿,遗精,不育,肾虚作喘;症瘕积聚,瘰疬瘿瘤,跌打损伤,痈肿疔疮。内服煎汤,3~9克,研末1.5~3克;外用适量,研末掺敷。孕妇及阴虚火旺、有外感者禁服。 (洪文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