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杏林春秋
0

王焘里籍考与辨析

  • 索引:832
  • 发布时间:2020-01-13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杨志春 刘明德
    关于唐代医学家王焘的
里籍,《新唐书》谓其“世居眉”。此后的史书、方志等文献多从其说。1988年,湖南湘潭范学院万方、陶敏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第12卷第三期发表《王焘家世里籍生平新考》一文,认为“今眉县王家台村王姓自云王珪后裔,有二种可能,或珪、焘之后人一支迁徙于此,或纯为附会,以显该村王姓不无渊源。总之,珪、焘终世与眉无涉,其里籍不是眉县而是万年”。其后,高文柱、张登本2位学者也持“万年”说。笔者以为,王焘及其曾祖王珪之里籍当为眉县,即今陕西省眉县,现辨析如下。
    1.新旧《唐书》的记载
    《旧唐书》云:“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未言及王焘。《新唐书》则云:“王珪,字叔玠,祖僧辩,梁太尉、尚书令。父顗,北齐乐陵太守。世居眉”,其后附有王焘小传。
    新、旧《唐书》对王珪里籍记载有别,与时代背景、史料详缺,以及撰者水平等有关。
    《旧唐书》为五代后晋于941—945年编纂成书。时逢战乱,史馆资料受损严重,而且《旧唐书》之撰修历经后梁初议、后唐复议、后晋纂修,先后由张绍、贾纬、赵莹、郑受益、李为先等纂修,历时5年纂成。
    北宋仁宗時,学术界认为《旧唐书》囯史实录不全,詳前略后,事实零落,纪次无法,文采不明,认为要表彰前朝明君贤臣的功績,揭示乱世根源,譴責罪魁禍首,使史书对后來的統治者能起到劝戒作用,必須重修《唐书》。于是,当朝宰相贾昌上书重修,经宋仁宗同意,于庆历五年(1045)正式下诏,设立史局,重修唐书,历时16年,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纂成《新唐书》。
    笔者认为,《旧唐书》与《新唐书》不论是编纂的时代背景,还是史料的多寡、收集、考证、采摭、取舍等都有不同;编辑机构和纂修者也存在差异。《旧唐书》编纂机构不明确,纂修人数少,且人员变动较多,仅用时5年;《新唐书》史局设编修官、刊修官和提举官3级,而提举官中皆由宰相兼任。在近16年的编史过程中,刊修官7人中,宋祁自始至终。10名编修官(实际上是执笔者)中,宋敏求始终任编修官。宋氏是一位研究唐史的专家和收藏家,家中藏书多至3万卷,撰有《长安志》、《河南志》、《东京记》。《新唐书˙王珪传》,即出自此人手笔。对比《旧唐书》与《新唐书》的编撰情况,笔者认为宋氏将《旧唐书˙王珪传》的里籍“太原祁人”改为《新唐书˙王珪传》的“世居眉”,决非有意或偶然,定有其依据。
    2.地方志的记载
    方志内容丰富,纵贯古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均有较详细的记载,能“补史之阙,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保存了大量撰写国史必不可少的珍贵依据。
    除新、旧唐书之外,地方志书对王珪里籍也有记载。如山西《祁县志》载:王珪之父“王顗北齐乐陵太守,侨眉”。可见,王珪已数世居眉,宋敏求、宋祁“世居眉”的改动切合实际,比《旧唐书》“太原祁人”更为确切。他们的改动正是基于所收集史料的翔实。
    明、清二代多种版本的《眉县志》均载:王珪、王焘为眉人,而且《凤翔府志》和《陕西省志》皆载“王珪、王焘为眉人”,清钦定《四库全书˙陕西省志》还有“李氏眉人,王珪母”的记载。这些都是《新唐书》“王珪,世居眉”的佐证。
    3.王焘先祖的迁徙
    笔者以为,要考证王焘里籍,必先考证其曾祖王珪里籍,更须先考其王珪之曾祖王神念,祖父王僧辩,父王顗3代迁徙史,以及他们所处时代之特定的政治背景。
    王珪高祖王冏,曾祖王神念,皆为北魏将领和地方长官。后来,神念不知何故与北魏朝廷决绝,断然于魏宣武帝永平元年,也就是梁武帝肖衍天监七年(508)率僧辩、僧智等5子及北魏领地颖川郡归梁。自508年僧辩随父据郡归梁至556年同第3子頠在石头城被陈霸先绞杀前,史书载其里籍均以山西祁县为主,而此后之里籍与其7个儿子迁徙去向有关。
    梁元帝承圣三年(553)二月,僧辩生母魏太夫人病故,于僧辩封地竟陵(今湖北天门市),灵柩归葬建康(南京),说明僧辩之父王神念早葬于南京附近,归葬南京,以实现夫妇分穴合葬一墓地。其时梁元帝曾二次遣尚书半途吊祭和下葬时吊祭。可见,僧辩当时有定居南京之意。
    僧辩7子中,长子顗早于555年江陵城破后随王琳入齐,任北齐乐陵太守;三子頠随父被杀于南京;四子颁,在荆州失陷后奔于西魏,继在北周和隋任官,后亡于任所;五子頍、六子颇亦先后入关,后因参与隋汉王杨谅反杨广而亡,其余不知所终。556—604年的48年间,王氏弟兄均为乱世谋生,居无定所,故史书所载里籍比较混乱。
    新、旧《唐书˙王珪传》中均未记载王珪生年,只记卒年为贞观十三年(639),寿享69岁。以此上推,可知珪生于北齐武平元年,即北周天和五年(570)。其父王顗自555年入齐到573年,仕齐近20年。据《陕西通志》“李氏眉人,王珪母,始珪微时……”的记载,可知约在王顗仕齐期间,娶眉女李氏为妻,先生长子珌,后生次子珪。史载王顗去世时王珪3岁,时北齐国力已衰。王珪与母、兄3个的去向,万方在其文中指出:“北齐亡,王珪随其叔父王颇由南方(梁、齐)迁入长安并在长安定居下来”。笔者以为,王顗555年投北齐任乐陵太守,到573年去世,其间回南方结婚生子的可能性不大。当时,北齐与北周不时争战,这样的敌对态势,在北周为官的叔父王颇、王頍不可能赴北齐将珪母子接来长安。因此,笔者以为,王珪与母兄3人首选必是投奔位于眉县渭水之滨李家台的母舅家暂住。后又移居村西有水泉的土窑中,于是有了王家水泉和王家台。而且东侧车圈村是王珪之祖王僧辩同朝为官的鲁悉达、鲁广达的家乡,也有利于王珪母子生存的安全。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乌丸王氏……生(王)神念,梁冀州剌史、壮候。北齐亡,徙家万年”之说是史家对王神念后裔去向的一个交待。因为北齐亡于577年,实际徙家万年者只有其孙辈王颁、王頍、王颇及刚满7岁的裔孙王珪(还应有王珌)。但是到了公元604年,因参与汉王杨谅反杨广事败,王頍自杀、王颇被杀(王颁早亡于任所)、王珪等亡命南山,此时万年长安已无神念后裔(即是有房屋、田产亦被没收充公),故很难说明王珪及王焘的里籍为“万年”。
    4.对神禾塬的实际考察
    王焘之孙王师正为其亡妻房氏撰写的墓志铭:“先茔,居函镐京城南,原曰神禾,考时不协,未得归葬”。万氏据此认为:“自王珪于北齐末迁入万年(长安),‘乌丸王氏’这一支系便在万年定居下来,隋代开皇末年,珪叔父王颇参与谋反被诛,王珪遂亡命南山十余年。这里的‘南山’,就是指终南山。《元和郡县志》云:‘终南山在(万年)县南五十里。’很可能是在这次逃亡的十余年中,王珪在终南山附近”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定居点,其子孙便在此地繁衍、绵延下来,并以此地作为王氏家族的祖籍及归葬地……”。
    笔者以为,万氏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其一,这一观点忽视了王珪因叔父王颇、王頍参与汉王杨谅反叛新登帝位的杨广被镇压后的严峻局势。杨谅兵败后,杨广为巩固帝位,下令全国追捕参加反叛者及其家属。据《资治通鉴》载全国:“坐谅死徙者二十余万家”。试想,王珪能选此地做为一家至少五、六口人的藏身之地,且长达十余年之久吗?
    据《中国地图册》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所载:“早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今秦岭称‘中南’,秦代才称‘终南山’”。同时对今日之西太白鳌山称“惇物”,后又称“南山”。从西汉起南山称太壹山,东汉时南山内包括太一山或太乙山。三国魏、蜀时称南山包括太白山。后到隋唐至宋金元,又改称南山,包括太白山。明代又称终南山,包括太白山。清代复称终南山,包括太白山。因此,王珪亡命南山之南山是广义上的终南山(东自华山,西至鳌山),包括太白山在内。史载王珪“亡命南山十余年”之南山非专指今长安区南之南山,亦非指万氏所论之南山。
    因此,笔者以为,王珪逃亡的目的地,必然是舍近求远,不会选京城郊区的神禾塬,而是先入小终南山,再沿秦岭西行进入太白山(距其童年居住过的舅家较近,便于得到生活上的资助),后待形势缓和(估计为炀帝东迁洛阳)后,又回到他少年居住的地方—眉县渭水之滨的王家台定居。待唐政权建立后,又重新入朝为官。
    其二,笔者早年曾在神禾塬工作过,近年来又先后5次前往长安县区史志、文化部门和神禾塬一带调研。新旧《长安县志》载:王珪墓在神禾塬。但据县文物局、文化馆工作人员谈:隋唐时代,王公大臣墓葬在今长安地域者有五六十人以上,具体地址今皆无考。王珪墓标记在神禾塬,只能说明神禾塬昔日曾是京城王公大臣墓葬集中的陵园区。近年来,神禾塬在建设中,曾发现一些古墓,但未见王珪、王焘之墓。

    其三,王珪葬于万年神禾塬,应为当时社会习俗使然。在实地调研后,笔者以为,王珪不仅未定居万年神禾塬,也不会死于神禾塬,而仅仅只是死后墓葬于神禾塬。王师正为其亡妻所撰“墓志铭”中之“先茔”也只仅是此意。至于文中之“考时不协,未得归葬”之“不协”,未予明示,存有多种可能。万氏“王珪在终南山附近找到一处合适的定居点,其子孙便在此繁衍绵延下来,并以此地作为王氏家族的祖籍和归葬地”之说当是想像推理之论。
    其四,笔者曾2次与眉县王家台王氏后裔第44、45、46代孙王兵旗、王智英、王秉惠、王增功等人,在位居神禾塬有王姓居住的皇普村、永兴村(又名马厂)、鱼包头(王家堡)和贾里村(又名神禾堡)调研,其王姓均未曾听说其祖上为唐代王珪、王焘,而多数说其祖上是从山西大槐树(洪洞县)迁来。其中贾里村王姓最多,计1200余人,分居于4个村民小组。笔者和王氏后人重点访问了4位70岁以上的老人。据老人说:未听说这里的那家王姓是唐代王珪的后裔,这里的王姓是明代初年朝廷组织移民时,从山西大槐树(洪洞县)迁来的。年近花甲的村委会王来水也说:全村王姓人合计1200多人,从未听说其先是唐朝王珪、王焘等名人。该村76岁的孟令杰又提到:他一生没离开过神禾堡,自入私熟读四书五经起就喜爱挖掘讲解地方史,从未听说唐代王珪、王焘是其村里人,其坟墓也未曾闻及。
    5.眉县的史迹遗存
    至今,在眉县尚有王氏后裔、家庙、碑石及坟墓留存。
    除迁居他处外,眉县王家台村及邻村祁家村尚有王氏族人82户300余人。
    至今,在眉县王家台村尚可见王家水泉,泉西南不到5米有一小土崖,崖东百米处原有一土窑,窑内原是王氏家庙。其东侧约20米处是民国初年新盖的家庙,有上房3间,东西箱房各3间,面南的山门外两侧各有1米多高的石狮一个。现房子已倒塌,但房基和石狮仍在。2007年,又找到原家庙前的神道碑和为王珪第43代孙王正元所立世袭生员碑。
    经笔者多方考查,在距王家台村东3公里的祁家村北塬台阶上发现了王焘墓。原墓冢高约8—10米,底部直径约10米,1975年修梯田时被移为平地。据传,王焘在河北省河间殉职后,初葬于河间境内,唐军平息史思明、尹子奇判军后,追赠王焘为工部尚书、太子少保,并从河间遗柩回陕,安葬于此。传说尸体不全,缺少头颅,朝廷还为其制作假头以全尸而葬。葬后其子孙派专人看守并维护坟墓,代代相传。直到第40代孙王遇才,有一分支迁移至祁家村南1公里的祁家河定居,现有20户116人,留在祁家村的王氏后裔尚有3户12人,两处合计23户128人。今守墓人王氏后裔王申申手中尚保存有土地改革时眉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证》,明确记载了王焘墓地的位置和面积。
    至于王焘墓为何为独墓?笔者以为,当与王焘死后,子孙皆在外地任职,加之自“安史之乱”后,朝政日下,时局动荡,后裔回葬祖茔有困难,其孙王师正妻房氏葬河南,即是明证。
    注:本文已选登于《中华医史杂志》2011年9月(第41期)第5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