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杏林春秋
0

岐伯论

  • 索引:718
  • 发布时间:2018-01-11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据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陆续告别了渔猎,开始定居生活。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医药学也有了空前的发展。继伏羲、神农之后,以黄帝为代表的华夏民族在西北地区崛起。传说黄帝为了医治人民的疾病,经常召集一些医学家在“明堂”讨论医学理论,研究有关疾病的诊治问题,岐伯就是第一位被邀请与黄帝对话的医生。

一、岐伯其人

有关岐伯的具体情况,汉代以前的史书记载不多。  《史记·封禅书》、  《汉书·郊祀志》虽见有岐伯之名,然而并非医学家。  《汉书·艺文志》曾提到《黄帝岐伯按摩》一书,  《汉书·古今人名表》中也把岐伯作为黄帝的臣子之一,但具体生平事迹均未见记载。至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一书中,始见有关岐伯的较为具体的记载:  “岐伯,黄帝臣也。帝使伯尝昧草木,典主医疾,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皇南谧还在其为《甲乙经》所作的序中说:“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据此可见,岐伯是黄帝的臣子兼医药顾问,而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一书,则是黄帝与岐伯等人讨论医学的著作,故称之为《黄帝内经》。

实际上,在一部《黄帝内经》之中,岐伯是出场最多、说话最多的主讲者,而黄帝则象一位语气谦卑、好学喜问的小学生。今本《素问》七篇大论中除第一篇外,其余六篇全是岐伯的议论;而前六十五篇以及七十二至七十四三篇中,基本上全是岐伯与黄帝的对话。《灵枢》中,除伯高见于8篇,少俞、少师、雷公各见于3篇外,其余凡有应对问答者,也多是岐伯与黄帝的对话。如此看来,《黄帝内经》其实应该是“《岐伯内经》”,或者是“岐伯讲给黄帝的内经”。无怪乎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其一部流传甚广的医学门径书《医学三字经》中说:“以之始,本岐黄”。陈氏虽然没有去掉黄帝,但把岐伯置于黄帝的前面,看作是中华医学的第一创始人,显然是别有深意的。

从《内经》的有关记述可以看出,黄帝对岐伯是非常尊重的。《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一开篇就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这里所称的“天师”,据考是黄帝对岐伯的尊称,这在与黄帝对话的其他医生中是绝无仅有的。譬如从《素问》第七十五篇就开始出现的雷公,只不过是黄帝常常叫诲的学生罢了。黄帝对岐伯的医学理论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内经》中常常可以看到黄帝在听完岐伯讲课后“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并赞叹曰“善”,曰“善哉”,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等等。黄帝还在许多场合表示要将岐伯的理论作为“重宝”,“著之玉版”,“藏之于灵兰之室”,以传之后世。如《灵枢》玉版第六十篇,黄帝在听完岐伯关于针刺的作用和禁忌的讲课之后说:“善乎方,明哉道,请著之玉版,以为重宝,传之后世,以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

岐伯也是有老师的。据《古今医统》等书的记载,岐伯的老师是上古名医僦贷季。该书中说:“僦贷季,黄帝时人,岐伯师也。”也有称僦贷季为神农时人者,如南宋人罗泌所著《路史》中说:“神农命僦贷季理色脉,对察和剂摩踵,告以利天下,而人得以缮其生。” 僦贷季的情况,汉代以前的文献基本上没有什么记载,《内经》中曾出现过一次,还是岐伯自己提到的。《素问·移精变气论》第十三中说:“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根据唐代研究《素问》的权威王冰的解释,岐伯在这里所说的“先师”,就是其“祖世之师僦贷季也。”请注意,岐伯在僦贷季前面用了“上古”一词。结合其他记载,岐伯把僦贷季作为自己的老师是没有疑意的。但这种师承关系,只可能是遥传,而非嫡传。因为僦贷季和岐伯之间的时间跨度,毕竟太大了些。

关于岐伯的籍里,宋代以前记载无多。《路史》中说:“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冶道。”,“时岐伯已百余岁。”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岐伯籍里问题的最早资料,虽仍嫌晚了一些,但亦弥足珍贵。掘笔者考查,“岐”本为山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书经·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传:“三山皆在雍州”。  《诗经·大雅·皇矣》:“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水西浒,至于岐下。”可见岐山的地名已相当古老。岐不仅是地名,大约在上古时代,岐也作为姓。《通志·氏族略》:岐氏,周故郡也,今凤翔岐山是也。太王居之,之文王始迁于丰,其支庶留岐,故为岐氏。又古有岐伯,为黄帝师。这是把岐伯和岐山联系起来的又一佐证。已故当代著名医学家黄竹斋先生也曾明确指出:“案岐,国名。伯,爵号。岐伯者,盖黄帝时之诸侯,通天人之利而精于医道者。故帝崇之以天师之号,咨之而作《内经》。我国治疗原理之学,渊源于此。”黄氏并注曰:岐国、岐地,属今之岐山县西北古之岐城遗址,因山而名,古今未变。岐山历史悠久,土地肥美,水源充足,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于先民生存和繁衍。所译岐伯隐居于此,研究医学;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几经迁转,才把岐山作为立国的根据之地,均非偶然。在尚未发现新的异议资料之前,笔者以为,岐伯的籍里应为今陕西岐山。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岐伯是黄帝时代居住在岐山的一位名医,也是第一位与黄帝对话的医生。它师承上古名医僦贷季,对本草药性、针灸按摩、脏腑经络等医学理论,都有深入的研究,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即托名黄帝与岐伯的对话而作。而后世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称名医为“岐黄再世”,盖源于此。

岐伯的故乡陕西省岐山县,是《诗经》中曾经赞美过的地方,它北倚黄土高原,南临秦巴山脉,厚厚的黄土从北向南,埋藏着几多先哲圣贤;滔滔的渭水自西向东,吟唱着几多古今盛衰。岁月的流逝,已使人们仅知此地有周公之兴,诸葛之败,而不知还出现过岐伯这样一位曾经与黄帝对话的天下第一国医。岂不哀哉!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不要忘记逝去的先哲,民众的素质就会好起来。本文今天重提千古旧事,呼唤人们久已忘却的记忆,追念中国传统医学的第一人,其目的正在于此。

二、岐伯的著作

说到岐伯的著作,首先当提《内经》。前已述及,《内经》实际上是岐伯给黄帝讲课的讲义,却命名曰《黄帝内经》,而且几千年来从无异议,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稍微考察一下中国文献史,这个问题也就不那麼奇怪了。据《汉书·艺文志》所载,以黄帝命名的书籍在汉代所能见到的,足有二三十种之多。譬如《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神农黄帝食禁》、《黄帝岐伯按摩》等等。然而黄帝作为氏族部落的首领,日理万机,加上当时尚属结绳记事的时代,怎末可能有那末多的著述呢?这不能不与崇尚权威、尊古薄今的传统习俗有关。正如《淮南子·修务训》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遗憾的是这种并不实事求是的托伪之风,自唐而宋,自明而清,一直沿袭下来,时至今日,仍然未能根除。所以宋人司马光也说:“谓《素问》谓真黄帝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也。此周秦之间,医者托伪以取重也。”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黄帝时代知识的传播,仍然以耳口相传为主要形式。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才有可能把从先祖岐伯等人那里传来的口碑资料整理成文字。一直到秦汉之间,才有人把这些零星资料以及历代传人的补充发挥整理成书,托名“黄帝”而以《黄帝内经》之名行世。今本《黄帝内经素问》的定本已到唐代,原全元起本所缺的“七篇大论”,就是经王冰等人搜集整理而得以补入。原缺的“刺法论”、“本病论”两篇,直到宋代才有人补撰。至于《灵枢》部分,直到南宋绍兴乙亥(公元1155年),才由史崧氏将其家传本981篇重新校正,扩为24卷,并附加音释后刊行。可见《内经》的成书,是在是岐伯以及岐伯学派的传人们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总结,才得以完成的。《内经》不但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贯穿的以岐伯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名医的学术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查考历代书志和书目,以岐伯命名的著作约有10余种之多。其中有单独以岐伯命名者,亦有以黄帝岐伯共同命名者,个别也有题为岐伯传人者。其书名及著录情况如下:

黄帝岐伯按摩.;10  《汉书·艺文志》第10  ()

岐伯经  10  《隋书·经籍志》第29  ()

岐伯灸经  1  《新唐书·艺文志》第49  ()  据《中国医籍通考》考证,此书《宋志》作《黄帝问岐伯灸经》。

岐伯针经  1  《宋史·艺文志》第6  ()

岐伯论针灸要诀  1  《宋史·艺文志》第6  ()

岐伯精藏论  1  《艺文略》  ()  日人岗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注日:“《文渊》、  《菉竹》二书目,有《岐伯五藏论》,未知与本书有关否。”

岐伯五藏论()  《中国医籍通考》按:见《菉竹堂书目》。

黄帝岐伯针经  2  《艺文略》  ()

岐黄奥旨  赵铨  ()  《中国医籍通考》按:是书见《庐陵县志》,县志并以《体仁汇编》为铨所著,误。光绪元年《吉安府志》载赵氏尚著《太素脉诀》。

岐黄要旨  宋贤  ()  《中国医籍通考》按:见《建德县志》。   

外经微言  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9卷。此书今存。现有精抄本(书末朱题嘉庆二十年静乐堂书)、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等。

上述与岐伯有关的医学著作,除《外经微言》外,其余均已亡佚。其出现时间,上自汉代,下至于清。其作者虽然并不一定是岐伯本人,但至少是历代岐伯学派的传人,其中必然不同程度地贯穿了岐伯的学术思想。从以上著录也可以看出,岐伯对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影响是何其深远。

前所提到的《外经微言》一书,全书亦分八十一篇,分别论述了养身、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治则等问题,其基本论点与《内经》一致,但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出,此书是陈土铎阐发《内经》有关理论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著作。陈士铎的一些著作,如《石室秘录》等,亦假托岐伯口授,而实际上不过是陈氏整理他人的遗著罢了。

三、岐伯的贡献

前已述及,一部《黄帝内经》,实质上应该是《岐伯内经》,所以大而言之,《内经》的贡献,基本上也就是岐泊的贡献。当然《内经》中还有黄帝、雷公、伯高、鬼臾区、少俞、少师等人的议论,但毕竟只占很少的比重。由于有关岐伯的其他著作均已亡佚不存,故我们探讨岐伯的贡献,仍然只能从《内经》中的有关论述谈起。概括而言,岐伯对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总结了上古以来的医药理论和经验。岐伯在《内经》中的许多论述都是总结性的。而这种总结在中国医学史上基本上属于首次。如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分别以“七”、  “八”为纪,总结了男女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生长、发育和生殖、衰老的规津,指出肾气的盛衰,是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根本条件。岐伯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样的概括性总结,反映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直至今日,仍然指导着中医的养生和治疗。岐伯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论述了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人们不同的生理状态、疾病规律和治疗方法:“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瘍,其治宜砭石……。西方者……其民陵居而多风……其民华食而脂肥……其治宜毒药……。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痹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即东方宜砭石,西方宜药汤,北方宜灸,南方宜针刺,中央宜导引按跷。这种因人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思想,从而被认为是中国医学地理学的发端。

方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内经》虽然着重讲述医学理论有关问题,但对方药的运用也给与充分的关注。今本《内经》保留有古方十三首,其中与岐伯有关者就有十首:

1)汤液醪醴:方出《素问·汤液醪醴论》。这是早期含有酒的成分的一种饮料。岐伯认为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又强调应合理使用。

2)鸡矢醴:方出《素问·腹中论》。即用鸡矢白和浓度高的酒条制成的一种酒剂,岐伯用以治疗鼓胀病。

3)乌骨丸:方出《素问·腹中论》。乌骨又名乌贼骨,即海螵蛸。方用乌贼骨、芦茹(茜草)、雀卵为丸,鲍鱼汁下。此方集药疗与食补于一身,补益精气的功能甚佳,故岐伯用来治疗血枯经闭之症。

4)生铁落饮:方出《素问·病能论》。据张景岳解说,此方“即炉冶间吹落之铁屑,用水研浸,可以为饮。”岐伯用以治疗狂症。

5)泽泻饮:方出《素问·病能论》。方用泽泻、术各10分,麋衔5分,共为末,每用三指撮,饭后服。按麋衔即薇衔,术即白术。此方有健脾、清热、利湿之功,故岐伯用以治疗周身发热,四肢倦怠,汗出如雨的“酒风症。”

6)兰草汤:方出《素问·奇病论》。岐伯用以主治由于湿热内藴、湿浊上泛,口中有甜味的“脾癉”症。此方中兰草即佩兰,性味辛平,功能醒脾化湿、清暑辟浊。

7)左角发酒:方出《素问·缪刺论》。方即用患者左边头角上的一角头发,烧灰存性,姜酒送下。岐伯用以治疗“尸厥”之症。

8)小金丹:方出《素问·刺法论》。方用辰砂、水磨雄黄、叶子雄黄、紫金等同入盆内,埋入地下,在地上用火烧煅,取火毒后炼蜜为丸服用。岐伯用此方“辟疫”,即预防传染病。按中医外科有“降药”,如白降丹、九转还阳丹之类,其制药方法大概源出于此。

9)豕膏:方出《灵枢·痈疽篇》。豕膏即猪脂膏,性味甘凉,有补虚、润燥、解毒之功。岐伯用以作为砭法之后的局部安抚剂。

10翘饮:此方亦出《灵枢·痈疽篇》。方用连翘的草和跟各一升,煎汤服之。岐伯用以治疗“败疵”(即胁痛)。一说翘为芰(菱角)与连翘二草的根,二者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上述十方,膏、丹、汤、丸、散俱备,反映了早期中医方剂的基本特点。虽不一定全部是岐伯亲手创制,但却一定是岐伯学派的传人对我国早期医药方剂的总结和精选。

    2、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朔到据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公社的末期。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说明了药物发现的艰难。然而这些只能算是医药活动或经验医学。直到黄帝时代,才有人讨论医学理论问题。岐伯是早期中医理论家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在《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诸多观点,涉及到中医药学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至今仍然发挥着能动的指导作用。纵观岐伯所设计的中医理论体系,其基本框架为:

解剖:岐伯在《灵枢·经水篇》中说:  “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定数。”这是中医解剖学之发端,其具体内容散见于《内经》有关各篇。

生理:其主要内容为脏象和经络。除在有关篇章具体论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各自的形态学特点及生理功能之外,岐伯还特别在《素问·五脏别论》中概括了脏与腑的功能特点:“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病理:对病因、发病、病机的论述尤为详尽。如论痹证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论正邪在发病中的关系云: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论气的病机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等等。

治疗:岐伯确立了治病求本,调理阴阳、补虚泻实,标本缓急、正反逆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等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药物、饮食、情志等治疗方法。对方药制剂的配伍、组方原则等,也有深入的研究和阐发。

护理:除提出调衣食、节情志、顺时宜、适劳逸等常规护理方法外,对热病、水肿病、热中消中等病的特殊护理也有相应的论述。

预防保健:岐伯对预防保健相当重视,提出了顺应自然,乐观开朗,调节饮食,积精全神,导引吐纳,以及气功、药物、针刺等一系列养生防病的具体方法,还特别提出了“治未病”的观点,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虽未明言是何人所云,但从口气上看,还应该是岐伯的言论。

从上述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中所引述的歧伯有关论述,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问题,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与此同时,岐伯还就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在医学上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使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达到了一个至今未便逾越的高度。

3、开创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人置身于天地之中,天地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从而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或病理反应。同样,人体某些活动也可能影响自然界的平衡和稳定,从而使之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改变。因此,人类必须顺应自然,医生必须注意人体疾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岐伯观察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气凝泣而卫气沉。”故而推出人体气血运行的状态与气候的寒温、天气的阴睛有密切关系。天是如此,地也是如此。岐伯在回答黄帝关于“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的询问时说:“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这就是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到人的寿夭。因此岐伯又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素问·宝命全形论》)

岐伯所论的天地,除自然界之外,还常常包括着人体赖以生存的其他内、外环境,诸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等,认为这些都与人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岐伯在《素间,经脉别论》中回答黄帝关于“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的提问时说:“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这段论述充分说明社会环境、精神心理因素对于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是何等之大。

至此不难看出,岐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注意社会、心理等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这无疑是近年来才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滥觞。

小结:本文分三个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与黄帝对话的医生——岐伯的生平、籍里师承、著作及贡献。笔者认为,(1)岐伯应确有其人,其籍里为陕西岐山;(2)一部《黄帝内经》,主要是岐伯及其传人的作品;(3)假如能够从上述观点出发去研究上古时期的医学,以及晚于黄帝时期的《内经》,那末在医学史研究以及《内经》研究等方面,我们将有可能取得意外的成果及收获。

(本文曾在1998年陕西医史学会学术会议上大会交流,后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19981130,第3版,发表时有删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