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杏林春秋
0

总第7期 2007年07月

  • 索引:174
  • 发布时间:2007-07-16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工作通讯·2007年第1期

简讯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召开名医传承研究分会筹备会议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名医传承分会筹备会于2007年2月11日在西安召开,来自西安市及全省各地的近50位代表就中医名医学术经验传承及组建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名医传承研究分会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由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苏礼主任医师主持,名医传承研究分会发起人、《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郭教礼研究员汇报了筹备工作的进展,著名中医学家张学文教授、刘茂甫教授、赵石麟研究员以及黄琳娜、吴锡强、周忠民、郑怀林、刘德强、史恒军、宋虎杰等中医名家作了即席发言。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杨世兴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名医、名药、名院建设是发展中医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研究会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坚持中医传承教育特色,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杨世兴副理事长看望范明同志 
    春节前夕,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杨世兴一行,专程看望了研究会顾问范明同志。杨世兴代表研究会及卢希谦理事长,向范明同志表示节日的问候和祝福,敬祝研究会的老同志、老领导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年过九旬的范明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将军中医,曾为全中国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也为研究会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薛荣、常务副秘书长苏礼陪同看望。

郭孔同志任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院长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日前决定,郭孔同志兼任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院长。2007年4月6日,在有研究会主要领导及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会议上,杨世兴常务副理事长宣布了这项决定。
郭孔同志1975年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长期在陕西省卫生厅主管科教、医政等工作,现任陕西省卫生厅助理巡视员、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副理事长。
卢希谦理事长在讲话中指出,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是研究会主办的我省目前唯一的一所民办中医药院校。郭孔同志工作经验丰富,政策水平高,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办事能力,相信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在以郭孔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一定能团结一致,克服暂时困难,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后,为支持和增加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图书馆藏书量,研究会向专修学院捐赠有关中医书籍共计15种100本,价值人民币一千七百余元。

开展陕西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
    由陕西省科协、陕西省人事厅组织的陕西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已经开展。本届评选论文发表的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凡在评选规定时限内由国内外出版机构公开发表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工程技术、交叉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均可申报。申报一、二等奖的论文必须是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并且拥有较高的他引频次(应附有国内外检索机构提供的他引频次证明材料)。获奖论文将由陕西省人民政府通报表彰,并颁发“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证书和填写技术档案卡片,作为作者考核、晋升和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之一。

推荐上报陕西省科协学会科普报告专家组成员
    根据陕西省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登记科普报告专家组成员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研究会推荐杨震副理事长、周永学副理事长、郭教礼研究员为陕西省科协学会科普报告专家组成员。

西安三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加盟
    经研究批准,西安三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于日前正式加盟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成为研究会的单位会员之一。

领导讲话

刘少明厅长致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王焘研究分会成立大会的贺信(2007年4月27日)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欣闻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王焘研究分会正式成立,谨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
王焘是陕西眉县人,我国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医药文献大师。他编撰的《外台秘要》一书收罗宏富,内容广博,是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重要典籍,也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大型综合性方书。纪念王焘,研究王焘及《外台秘要》的学术成就和不朽贡献,对发掘、整理、继承祖国医学优秀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在王焘的故乡成立王焘研究分会,必将促进有关王焘和《外台秘要》的文献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向更为纵深的领域发展。
    希望王焘研究分会成立后,在陕西省科协、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中医学术交流,搞好中医药科技开发,为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卢希谦理事长在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王焘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王焘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并庆祝《外台秘要方》成书一千二百五十五周年。我代表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向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王焘,是陕西眉县人,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和中医药文献大师。他一生博览群书,采集诸家医方,编成《外台秘要方》共40卷,1104门,每门先论后方,每方注明出处,不仅具有重大的临床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文献学价值。它全面整理并大量保存了自古到唐初的医学典籍,成为后人校勘、辑佚古书的重要参考,可谓集古代方书之大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汉唐医药,特别是已经亡佚的唐以前医学典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向为中外医家所推崇。中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在世界五大传统医药中能够一枝独秀,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除了它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以及富有成效的培养后继人才的制度和方法之外,也和医药大师王焘呕心沥血完成医学综合巨著《外台秘要方》,使我国传统医药得以继承弘扬,传之后世,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学习和研究王焘及其《外台秘要方》,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科技史和传统文化史,继承祖国医药学优秀遗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全体会员和与会同志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卫生事业受到高度关注的大好形势下,学习、宣传、研究、继承王焘及其《外台秘要方》,学习王焘整理、研究祖国医学文献的认真态度和严谨的工作方法,创造条件,凝聚人才,开展专题性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和中医药学术交流,搞好王焘人文建设和科技开发工作,逐步形成我省王焘研究工作优势和特点,为振兴中医药多做工作。
2006年10月,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成立了民间医药研究分会, 现在又成立了王焘研究分会,不久还将陆续成立生物医学、孙思邈研究、名医传承等分支组织。相信在各位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团结协作,研究会一定会越办越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杨世兴常务副理事长在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孙思邈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孙思邈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我代表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代表卢希谦理事长,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筹备会议付出辛勤努力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孙思邈是耀县孙家塬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祖国医学的一代宗师。他一生酷爱祖国医学,视生命贵于千金,被尊称为“药王”。他撰写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我国唐以前医学之大成,开唐以后一代医风,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家高尚的医学道德和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孙思邈在医学、药学、针灸学以及气功、预防保健、养生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深入学习和研究孙思邈及其《千金》两方,对于继承祖国医药学优秀文化遗产,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孙思邈及其《千金》两方研究,增强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逐步整合研究孙思邈的各方力量,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服务,我们成立了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孙思邈研究分会,希望在这一方面多做一点工作。希望孙思邈研究分会的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以及当地政府的领导下,遵守研究会章程,深入开展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交流,切实搞好中医药科技开发,逐步形成我省孙思邈研究工作的优势和特点,为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类健康多做贡献,为振兴中医药多做工作。研究会将全力支持孙思邈研究分会开展有关孙思邈研究工作。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是在老领导范明、李经伦创办的西京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基础上改为现名的,现有西京中医医院和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原陕西省卫生厅厅长卢希谦同志担任理事长,主要从事学术研究、科技开发等工作。研究会在学术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相继成立了民间医药研究分会、王焘研究分会。孙思邈研究分会成立后,要为人民健康服务,要把科技开发与学术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
    我国汉唐时期医药繁荣,出了不少名医,但我们研究的还不够。陕西研究汉唐医药很有优势,但有待进一步深入,进一步出成果。河南南阳张仲景的研究带动了药厂发展,而药厂的发展又带动了药材种植,与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非常好。我们支持孙思邈研究,也是希望能做大、做强、做出成绩。耀县是个好地方,希望耀县的同志们在孙思邈研究分会成立后找准切入点,同心协力,实实在在做几件事,搞好科技开发,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研究出成果,为人民健康服务。谢谢大家。

会议纪要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王焘研究分会成立大会纪要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王焘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于2007年4月27日在眉县召开。刘明德、杨志春、毛拴锁等当选为王焘研究分会正、副主任委员。王焘《外台秘要方》成书1255周年纪念大会及《王焘与外台秘要方》一书首发式同时举行,来自西安、宝鸡等地6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部分代表还绕有兴致地参观了位于眉县马家镇王家台村的王焘故里纪念碑及王焘墓遗址,对这位为传承中医药学术、弘扬祖国医药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唐代医药文献大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会议由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苏礼主持,研究会卢希谦理事长、薛荣秘书长、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苏荣彪副局长、眉县政协卢文远主席等出席会议,陕西省卫生厅刘少明厅长专门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希望王焘研究分会成立后,在陕西省科协、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中医学术交流,搞好中医药科技开发,为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孙思邈研究分会成立大会纪要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孙思邈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于2007年5月26日在耀县召开。陕西省人民医院刘勤社院长、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袁瑞华处长、耀县卫生局刘耀立局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由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杨世兴教授主持,薛荣秘书长、苏礼副秘书长分别宣读了“关于成立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孙思邈研究分会筹备领导小组的批复”和“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孙思邈研究分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孙思邈研究分会筹备领导小组负责人张世英汇报了分会的筹备情况。经会议代表表决,通过张世英任孙思邈研究分会主任委员,郝文超、辛智科、康兴军、张文顺、李文政、焦金牛任副主任委员,王复兴、王福民等20位同志任常务委员,崔荣正、韩武占、王福民任秘书。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袁瑞华处长、原铜川市政协副主席胡克禹同志先后致辞,对孙思邈研究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孙思邈研究分会成立后,能更进一步地搞好孙思邈学术研究,把“药王”品牌做好。杨世兴副理事长代表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发表总结讲话,希望孙思邈研究分会的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以及当地政府领导下,遵守研究会章程,深入开展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交流,切实搞好中医药科技开发,逐步形成陕西省孙思邈研究工作的优势和特点,为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类健康多做贡献,为振兴中医药多做工作。
    王焘研究分会等单位和个人为孙思邈研究分会的成立发来贺信。会上还举行了“孙思邈研究分会”授牌和祭拜药王仪式。
    原耀县人大、政协、卫生局老领导常志成、李有生、张光溥,陕西省著名医史专家康兴军教授、郑怀林、焦振廉、王怡研究员,陕西中医杂志编辑部王应歌编审、洪文旭副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民间医药分会主任委员、西安神龙中医医院毛水龙院长,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王焘研究分会主任委员刘明德主任医师,以及来自耀县孙思邈中医院等单位的五十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工作动态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2006年工作小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
    2006年,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在陕西省科协、陕西省卫生厅和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领导支持下,围绕中医药科技开发主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为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服务,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和医药创新以及学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和新的进展。
    一、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发起中华医祖岐伯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保护活动。研究会主要领导多次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岐伯医药文化的申遗工作,杨世兴常务副理事长亲率有关专家远赴庆阳、岐山等地考察岐伯有关史事遗迹,查询收集素材,拍摄照片、录象,并撰写了数万字有价值的考证论文和音像资料。在深入考证基础上,2006年6月26日,研究会向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以及省文化、文物、科技、卫生、中医等有关厅局呈报了“关于中华医祖岐伯医药文化遗产保护暨建议筹建岐伯纪念馆的报告”,同时吁请宝鸡市委、市政府、岐山县委、县人大、县政协进一步重视岐伯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建议在岐伯故里——岐山县祝家庄镇杜城村筹建“中华医祖岐伯纪念馆”。2006年7月8日,陕西省文物局以陕文物[2006]181号文批示予以支持,省政府办公厅、省文化厅口头上也都给予了积极回应。在开展此项活动中,研究会与宝鸡、岐山有关方面保持着密切联系。为配合“申遗”,2006年5月20日,在《中国中医药报》等专业报刊发出了举办“中华医祖岐伯暨中医药学术传承研讨会”征文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稿件,准备举办一次全国性岐伯学术专题交流活动,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2006年10月24日,研究会在西安隆重举办了“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民间医药分会成立暨首届民间医药学术会议”,研究会领导卢希谦、杨世兴及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副局长苏荣彪,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8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常务副秘书长苏礼作“中国民间医药的复兴与发展”主题报告。经过与会代表民主推选,成立了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民间医药分会。与会代表认为,民间医药分会的成立,为民间中医药开发搭建了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科技交流和学术研讨的平台,有助于开展民间中医药临床及研究工作,对振兴中医药事业、弘扬传统医学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会还举办了中医名家学术传承研讨会议,来自西安市、宝鸡、咸阳、渭南等地的中医名家、新秀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交流了中医名家学术传承的体会和经验,就成立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中医名家传承研究分会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在发言中一致认为陕西是中医药大省,著名中医药学家众多,中医名家传承研究分会的成立,对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科技开发有了新进展。研究会与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协作搭建公益事业平台,在全国启动了“女性中医健康教育活动”项目,组织妇科专家教授40余人分赴全国各地进行女性中医保健知识讲座,开展健康教育与诊查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并形成互动效应。活动中重点为城市下岗、失业女职工和特困妇女进行妇科健康检查,并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实行专项管理。2006年10月16日,在西安举办了全国首届女性中医健康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来自河北、湖北、湖南、四川、辽宁、黑龙江、山西、山东、甘肃、新疆、陕西等省、市妇联、工会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陕西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洁、陕西省总工会女工部部长李秀华到会祝贺;研究会理事长卢希谦致开幕词,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保安讲话,并对会议给予了很大支持。会议历时2天,受到与会人员和有关方面好评。“中医健康教育活动”项目是研究会开展 “厂会协作”的初步尝试,今后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与各级妇联、工会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把这件公益活动办实办好。
    研究会下属的陕西西京中医医院2006年在医疗市场激烈竟争中稳步发展,收支平衡,全年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手术成功率100%,感染率为0。医院还积极开展了惠及广大群众的社会公益活动,三月份为莲湖区近千名环卫工人免费体检,五月份为西安市交警6大队的干警及家属进行免费体检和妇科检查,十二月医院眼科接受美籍华人胡洪斌先生无偿捐赠的400枚人工晶体,全部用于孤寡老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白内障患者。十二月份为医院周边社区广大群众及基层诊所的固定患者群进行体检,并曾对儿童肠道寄生虫免费普查。上述活动的开展,切实为贫困患者解决了困难,提高了医院的声誉,也增进了患者和医院、医院与基层诊所的友谊。
    由研究会创办的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从国家停止医药类自考的政策出台后,生源问题一直面临很大困难,但学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为了弘扬中医药事业,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强调学院特色品牌和就业优势,2006年招生工作仍取得三年制40名,短期培训学员70名的成绩,基本维持了正常教学活动。
    三、组织建设工作:根据需要,研究会适时增补了3名理事、3名常务理事,一名常务副秘书长,一名副理事长兼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院长和一名办公室主任,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2006年,新发展会员86名。结合有关学术会议,成立了研究会第一家学术分会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民间医药分会,学会组织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
    四、不断扩大研究会影响,增强研究会活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中医药科技开发事业的发展和信息交流,不断扩大研究会影响,增强研究会活力,经过精心筹备,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网站于2006年12月正式开通(网址:www.sxzykjkf.com)。网站的开通,有效提高了研究会服务水平,增强了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为全省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经验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网站开设研究会简介、学术研讨、科技开发、科技服务、医药信息、健康咨询、就医指南、工作动态、健康教育等园地以及会员风采、新闻、图片、友情链接等内容。网站开通仅3个月,点击已达到8000余人次,其中国外访问人数已达900余人,对研究会今后的工作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一年来,研究会编辑工作通讯2期,印发300余册,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各界对研究会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五、存在问题:目前研究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以会员为本,民主办会,把研究会办成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之家方面,成效不够显著。二是创新意识、经营意识不强,研究会的经济状况不够理想,对有关公益性的学术活动支持力度不够。
    六、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研究会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吴仪副总理对中医药发展工作的多次指示以及“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团结和动员全体会员及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重点抓好中医药学术交流和科技开发工作。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创新思维,搭建平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社会、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做出应有贡献。
    1.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多层面、高质量的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并组织学术“金秋活动”,活跃中医药学术交流。下半年要开好“中华医祖岐伯暨中医学术传承研讨会”。筹备成立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中医名家传承研究分会、生物医药研究分会、王焘研究分会,并分别举办陕西省中医名家传承学术交流会、王焘医药学术研讨会。
    2.组织协调好中医药科技开发工作。积极参与“千厂千会协作行动”,充分发挥研究会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会与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的合作已取得成果,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搭建好合作平台,不断推动协作深入发展。
    3.继续办好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和陕西西京中医医院,力争2007年有较大发展。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在2007年争取在招生方面有新的突破,并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迈上新的台阶;陕西西京中医医院在2007年的医疗改革中将面临新的考验,要创新思维,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总结经验,扎实工作,力争在医改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4.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发展会员以及老会员的重新登记工作,完善档案建设,坚持以会员为本、民主办会的方针,努力把研究会办成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之家。搭建好平台,改进组织工作,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条件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为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服好务,为中医药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好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好务,并要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为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尽力。
    5.继续办好网站和工作通讯,不断拓宽工作渠道,激发活力,求真务实,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6、继续做好岐伯医药文化申遗工作,并协同有关方面做好“岐伯纪念馆”的筹建准备工作。
2007年,研究会要在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依靠广大会员和中医药科技专家,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努力做好研究会各方面的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陕西中医药科技开发事业的发展步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单位会员
 
西安三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三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是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卫生厅验收确定的保健用品及卫生用品重点企业及定点加工企业,公司致力于新型外用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经营保健品(不含保健食品)、消毒剂类(速干消毒液)、卫生用品类(洗液、膏霜、凝胶、湿巾)的生产、销售、代理销售及委托加工;中药材原料销售;一类医疗器械的销售;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销售。目前已经推出舒泰、邦太乳增生贴膜、清宫排毒丸、双色通经贴等产品。

会讯
 
孙思邈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由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与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陕西孙思邈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孙思邈临床医学与方剂研究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第4季度在孙思邈故里——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耀县)召开。本次研讨会的征文内容为: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科学内涵;二、孙思邈在临床医药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三、孙思邈《千金方》中常见病的防治研究;四、孙思邈有关方剂的临床科学验证与西方医学比较的研究;五、继承和发展孙思邈医药的科学研究;六、孙思邈医药学思想与方剂的开发利用和实际效应研究;七、其它有关孙思邈研究的论文。本次研讨会后将出版《论文集》,欢迎大家提交论文及摘要。征文截止2007年8月30日。
地  址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卫生局        党科第 收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  冯  飞 收
邮  编   727100
电  话   0919——618919l  0919——6181954   0919——6580069

责任编辑:王  怡
编    审:苏  礼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办公地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东八楼
邮    编:710003
电    话:(029)  87255755   87251489
网址:www.sxzykjkf.com
       E—mailwsz@sxat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