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岐黄医苑
0

苏礼:《诸病源心论》,这个成果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

  • 索引:917
  • 发布时间:2020-02-06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我看了一下,今天这个研讨会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代表面非常广泛;咱们研究会总共有16个分会,今天到会的有7家,占到将近二分之一,特别是民间医药分会的毛院长,本来今天有很重要的事.一早给我发来短信说参加不了,最后还是把事情放下参加了咱们的会议;还有咱们孙思邈研究分会,因原来的会长故去了,还没有换届,但是我记得马老师和姚老师他们两位都是咱孙思邈分会的理事,他们都来参加这个会议,很受感动;还有咱们常务副会长杨厅长,因为正在参加省委组织部与省级老年社团组织联席会议的2012年年会,在广东开,所以没有赶回来,在这里我代表杨厅长、代表研究会及我本人,向各位专家、向各位会员、向各位分会的同志,向各位专家特别是德高望重的刘茂甫刘老、还有我们惦记着的、带病参加会议的刘明德刘老,说实话非常不好意思,刘老前几天生病也没有顾得上去看。还有在座的许许多多的朋友们,咱们有这个机会相见,我感到非常感动,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感谢,这是我要表达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今天这个会议是由文化分会召开的学术研讨会,说实在话,这么多年来,中医学术研究处在一个低谷,大家都忙着其他事情,忙着看病,所以对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探讨、提升中医的品味,来促进中华民族医药的复兴,做得还不够。中华民族医药复兴是一个大的概念,具体到咱所从事的工作,中医的复兴,这是咱实实在在的事情。我觉得咱们今天做的就是一个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么一个具体的要求,我自己感觉到很受启发,平时忙着看病,忙着做其他的事情,难得有机会听到这么多专家、这么多教授、这么多朋友的意见,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
    说到刘健先生写的《诸病源心论》,我感觉大家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当然也提到了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这些意见我都完全同意。我想,刘健先生的《诸病源心论》之所以做为一个题目拿出来讨论,第一个意义就是《诸病源心论》的产生不是在一个平凡的、不是在很一般的环境之下产生的,她是经过了艰难困苦才孕育而成的。大家可以设想,在没有太好的条件,没有太好的支撑,在这种背景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于才形成了《诸病源心论》这样一个成果,不管学术观点怎样,这种精神首先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具体到《诸病源心论》,综合人家的意见,我感觉可以用三点来说明:第一点是在理论上突出创新,在实践上突出临床。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知道中医向来把心看的非常重的,中医上所谓的“心”包括现代解剖学上的心的意义,《内经》上多次提到这句话“心为君主之官”。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五十年代卫生部有个专家,叫章次公,研究《内经》研究得非常深,他有一次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内经》上说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这个事情说得没错,下面又添了两句:这就好比咱们毛主席如果不伟大,中国就不行了。后来老先生被打成右派,为这句话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咱们现在当笑话听,对当时来讲,当时却是一个重大的事情,受不了的事情。他的本意并不是说中医与政治有啥关系,他就是强调心的重要性。中医所谓的心实际上两种情况:具体来讲,一个是主神明,一个是主血脉。主神明,就是主精神、思维、意识活动,这一部分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脑。有些人说中医老把心与脑混为一谈,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中医上讲的很清楚:心为君主之官,脑为藏神之器,它是这样一种关系。总而言之,心承担了相当重要的思维活动,具体体现在,一个是涉及到人的思维过程,中医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意、志,思,虑、智。人的生命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选择判断的过程。走哪条路, 选哪条行业,都存在着选择判断的问题,这个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另外心也主宰一定的心理活动,比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确确实实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问题,刘健先生在该书中都有提到。几年前,英国有一个著名杂志叫《柳叶刀》它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人75%以上人有各种不同的精神病。当然原话不是这样,叫精神障碍或者心理障碍,他这个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现在疾病中间心理方面的障碍这种疾病占的比例相当高,这个确实是事实;咱们看病经常遇到。
    第二点,有一个资料,据2011年底的统计资料,陕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是39.85%,  事实上这个比例可能还更高一些。在65岁以上的老人所患疾病中有个次序排列,怎么样排列法呢?第一位的是心血管病,对老年人的影响最大,第二位的才是消化病,第三位的是脑血管病,第四位的是呼吸病,第五位的是眼科疾病。在这发病率最高的前五位病中,心、脑血管病占了两位,而这两位都与心有关,所以我认为, 从理论上来看,刘健先生提出的“诸病源心” 这样一个观点,确实是有一定创新意义。其次这本书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刚才咱们说啦,《诸病源心论》涉及的病种一百多种,而且大多数都有相应的名家或自己的医案,这就把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在临床方面也是非常突出的。
    从这里联想到后续怎么办呢?我觉得郑教授提出的非常好,尽管一种新理论的提出需  要千锤百炼,需要精雕细刻,需要长期的得到社会、得到中医界内,甚至国际上的认可, 因此,“诸病源心”这样一种提法仍然有需要进一步发展、发挥,进一步充实、完善的空间。这是第三点。
    前几天,省上有一个自然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具体由人事厅和科协两家主管, 我参加了后很有感触,今年总共全省报了1000多篇论文,经过市一级评审,初选了200多篇,而其中中医论文只有7篇,没法与别人比,咱们好多人都没做咱应该做的事情。所以相比之下,我觉得刘健先生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
    另外我还联想到,(在这个省自然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我还有3年任期,可能还有机会参与这个事情,我建议这个成果要报省科协评审。咱以研究会的途径一级一级往上报,当然上报之前要花点精力,挺麻烦的。也可以报成果。刘健先生从一个民间医生的角度提出了医学上的一种超前性理论,这个成果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
    今天我就谈这么些意见,谢谢大家!
    (此文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刘继权博士根据苏礼副会长2012年11月30日在《诸病源心论》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诸病源心论》,刘健著,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