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岐黄医苑
0

洪文旭:诸病源心 阐发新论——刘健《诸病源心论》读后感

  • 索引:895
  • 发布时间:2019-12-03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我与刘健先生相识于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多次会议之际,他不但熟谙医药,而且擅长书画。2010年岁末,记得在研究会年会期间成立中医药文化分会,当时刘先生被选为主任委员,我为副主任委员,该分会的宗旨是在研究会领导下,举办健康讲座,普及中医药知识,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我曾赋贺诗云:祖国医药源流长,文化丰富内涵广。名家辈出倾心血,典籍充栋最精良。儒学思想一线穿,佛道夙缘其中藏。而今成立研究会,继承创新赖发扬。当时刘先生赠我《诸病源心论》,以及《刘健书画作品集》、论文等资料。随后我在业余之际,认真阅读了《诸病源心论》,并写诗赞云:长安刘健创新论,诸病之源在于心。阴阳气血要通晓,五脏六腑求根本。辨证分型类别明,遣方用药治法蕴。传统医学最深邃,钻研平生难悟真。此后便有了联系,我赠他拙著《天然药物四百味》,他赠送我《刘健行草书帖》,我有时翻阅他的书画,则有赏心悦目之感。
    《诸病源心论》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16万字,有24章,155节,146方。分为上、中、下3篇,总论介绍其理论基础,各论叙述心与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各种内科疾病,最后附录相关论文4篇。读后获益匪浅,感到该书既阐发了“诸病源心”的新论点,又开创了“从心论治”的新思路,归纳起来有以下4个特点:
    1. 论点见解新颖
    《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作者在总论中认为:心主神明是表现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总司,而七情皆由心而产生,由于心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因此可导致许多情志疾病,或诸痛痒疮、坎离不济、眼病等病证的发生。并从心、心包经循行路线和病候、解剖方面提出理论根据。其图文并茂,论点见解新颖。
    2. 涉及病证较多 
    各论中涉及的病证较多,如心阴阳气血虚弱,或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中气不足、肝阳上亢、火热炽盛之证,以及神怯惊恐、七情变化、痰喘、眩晕、消渴、中风、浮肿、自汗盗汗、便秘、胆病、阳痿、痒疮、出血等病,共计约100余种病证,以证型分类,先列症状,次列方药,并附古今名医验案,从而达到论据充分,说理清楚。
   3. 治法非常简约 
    作者将心病治法概括为8法:即补南益北法,用三补汤;补火生土法,用大建中汤;补离益震法,用加味磁朱丸;泻火平木法,用生脉柴四汤;补火助金法,用六君子汤;滋阴清金法,用泻心滋阴汤;降南升北汤;通脉活血法,上焦用通窍活血汤,中焦用膈下逐瘀汤,下焦用少腹逐瘀汤。尤其是用五行、易经命名,令人回味无穷。这些方法可供参考,具体病情当辨证论治。
    4. 重视经方应用 
    在方药应用方面,该书重视经方是其特点。如心悸属气阴两虚用炙甘草汤;失眠用酸枣仁加四物汤;脏燥用甘麦大枣汤加龙眼肉、鸡子黄;肺热便秘用小陷胸汤;浮肿选桂枝茯苓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眩晕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消用白虎汤等。但也不排斥一些确有疗效的验方、自拟加减方。
    总之,本书是一部理法方药賅备的专著,对于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但还有待于逐步完善,如充实有关心脏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现代进展等内容,使之理论更趋于系统,病种更趋于多样,治法更趋于丰富,方药更趋于精炼,则无论对于医疗、科研,都会有重要的启迪和裨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