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贤:洪文旭《天然药物四百味》序
- 索引:633
- 发布时间:2017-09-15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洪文旭教授大作完成之后,即问序于我,盛情难却。因为俗事繁忙,竟然拖到端午节前夕,方才动笔。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树木与土壤的关系。每个中国人,基因里都有中医药的成分。在经过若干年的困惑之后,人们豁然醒悟:原来自己的祖先是难以想象的高明。中医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着它,只是可能浑然不觉而已。
人们熟知端午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其实,更早的传说是纪念曹娥、伍子胥的。而据闻一多考证,端午与龙神崇拜有关。透过端午节热闹的氛围和清新的粽香,你会发现这个节日是个不折不扣的古代医药节,其间盛行的诸多风俗都与医药有着密切的关联。
端午节最初的含义是避邪。在先秦认为“五”与“毒”有关,端午是“恶日”。阅读古籍时,会不时见到这样的说法: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沐浴是为驱邪。《吕氏春秋》记载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载端午:“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流传至今的众多习俗都是与此相关的,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湖北黄石的端午民俗“西塞神舟会”去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的赛龙舟更多地保留了古代驱瘟除恶、消灾去病的原义,以祈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核心,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年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在门边悬挂菖蒲、艾叶,门口设香案、燃香烛,摆上酒、茶、米、水果等供品。神舟每到一家,村民们都要放鞭迎接,撒茶米、祭拜,直到巡游完所有的街巷。农历五月十七晚,村民还要为神舟点燃48盏长明灯,通宵打醮守夜。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宫,道士和神舟会全体成员共同为神舟开路,由青壮小伙抬着神舟恭送江中,任由水流带着龙舟沿江而下,东流入海。沿江岸上众多渔船在船头摆香设案、鞭炮齐鸣、绕神舟三圈,以示送行。
采百草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在历代本草书籍中记载的采药时月中,指定要用五月五日采的药材最多。大概是因端午前后草药地上部分生长茂盛成熟,药性好。更有些药物规定要在五月五日进行炮制。《遵生八笺》:“五月五日宜合紫金锭、保生锭子,治小儿疾。方在医书录。内府此日用雄黄研末,少加朱砂,收真蟾酥作杵,阴干。凡遇恶毒初起,以唾磨搽,微痛,立消。”民间也有“端午节期间,百草为药”的说法。
端午捉蛤蟆制药的习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的传说,现代有不少地区还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其目的是取蟾酥,蟾酥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清朝宫廷太医院,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取酥。太医院官员饰宫服,排仪仗,张旗举幡,齐奏鼓乐,浩浩荡荡前往南海,提取蟾酥。有人曾写诗讽刺道:“抖擞威风出凤城,喧喧鼓吹拥霓旌。穿林披莽如雄虎,捉得蛤蟆剜眼睛。”还有小孩子在此时佩戴香囊是很多地区都有的习俗,也是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等药物,外包以不同装饰。
同其他民俗一样,这些与医药密切相关的端午习俗流传至今,已成为人民群众欢度佳节的娱乐节目,而原本的文化意义却因缺乏宣传而湮没无闻。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医药与民族传统的水乳交融,更能体会到民间的百姓生活是中医药的源泉。历代药物学家,从神农到李时珍,从陶弘景到吴其浚,数不清的知名的、不知名的医药学家都是从民间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发现了众多的中草药,护佑着一代又一代黎民百姓。这些药物的不断发现,使古老的中医学至今仍然富有朝气。
《天然药物四百味》一书,倾洪文旭教授50年之心血,如今功德圆满,得偿洪教授之夙愿。之所以称为“天然药物”,乃因书中所述药物有许多都属于民间“草药”。或者容易购买,使用方便;或者就在周围,易于采用。有些确有独特疗效,虽然本草鲜有记载,临床也不常用,因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也列入其中。书中从传说典故、现代研究、历代论述、功能主治、简易疗法等几方面予以系统阐述,汲取古今本草精华,融汇名医临床经验,同时反映了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新成果,具有分类详细、内容实用的特点,对于普及天然药物知识、推广防病治病经验必将有所裨益。
与洪教授相识于2008年,其时我负责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文革”期间中草药运动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正于西安召开学术研讨会。洪教授亦参与其事,据个人亲历,撰写了《回忆“文革”期间的中草药运动》、《秦岭中草药研究》等数篇论文。通过会议期间的多次交谈,我了解到洪教授出身中医世家,早年研习医药,先后向多位名医学习,深得真传。会议之后,我们仍常探讨学术,切磋技艺。
今年,我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普需求和宣传研究课题组。课题组选择具有地域、文化、经济差异的广东、江苏、吉林、甘肃等地区,进行了大量问卷、座谈和随访。调查发现,各类人群都对中医药有着广泛的需求,中医药普及仍须做大量的工作,尤其令人可喜的是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中学生热望能够认识更多的中草药,他们对于中草药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本书的出版,正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它会让更多读者了解到,中草药不仅存在于药房里,还遍布在我们身边,在田间地头、在街头巷尾、在花园、在菜场、在厨房……中草药其实一直在保护着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