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岐黄医苑
0

苏礼:发展民间医药 弘扬传统医学

  • 索引:445
  • 发布时间:2016-02-23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发展民间医药   弘扬传统医学

           ——在陕西省首届民间医药经验交流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副会长  苏  礼
各位代表、各位同仁:
    为响应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保护和发挥民间中医中药资源优势的工作方针,配合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关于民间中医中药的挖掘、整理与评价工作的开展,为我省广大民间医药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临床经验、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经过研究会广大会员和民间医药研究分会近两年的酝酿和筹备,陕西省首届民间医药经验交流会议终于在2009年春天来临的时节隆重召开了。两天来,代表们认真听取了研究会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学习了解了国家关于保护和发挥民间中医中药的政策精神,交流了各自从事民间医药工作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并且对我省民间医药的研究和发展以及民间医药分会的工作,提出了不少事实求是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谨代表省中医药研究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首届民间医药经验交流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各位同志为发展我省民间医药事业所做出的辛勤努力和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这个机会,我谨就民间医药事业有关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 民间医药具有辉煌的历史
    民间医药起源于民间,在中国传统医学形成的早期阶段,无论是神农氏尝百草、伏羲制九针,还是伊尹制汤液,从中都可以看到民间医药在在中国传统医学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神农、伏羲、伊尹等,既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奠基者,同样也是中国民间医药的创始人。
    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进程中,民间医药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的影响。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十分重视对民间医药知识的搜集和整理。晋代葛洪整理的《肘后方》,收录治疗各科急症的疗法及单验方101首。著名的中药抗疟药青蒿素,就是根据《肘后方》的有关记载研制成功的。唐代大医孙思邈所撰的《千金》两方中,收载了大量的民间医方医法。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刘禹锡所编撰的《传信适用方》,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赵学敏的《串雅》内外编收集的许多方剂,都是民间验方和民间疗法中的精品。
    我国传统中医药是在不断汲取民间医药滋养的过程中成熟发展起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间医药应当是现代中医药的根。肿半臷秘方、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小夹板固定、手法腰椎间盘复位、黄氏医圈、陕西香疗、太白草药等等,都是当代弘扬民间医药所取得的成果。
    二、当代我国民间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乡土或民族医疗方法。因其紧密结合了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人文特点,简便验廉,行之有效,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而成为中国传统医药的一枝奇葩。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国家民间医药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民间医药获得了长足发展,民间医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有了显著提高。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介绍,为了更好地扶植民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强调保护和发展濒于消亡的中医的独特的诊疗技术和中药的加工技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提高蕴藏在民间的独特医疗技术和经验,切实提高民间医生的水平,为民间医生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并支持这方面的学术活动和学会团体的建设,使我们这支队伍能够在临床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得到充分的提高,使综合素质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去年11月,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办的 “首届全国民间中医药技术交流与评价方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十几个省的基层民间医药专家和医师,就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民间医药挖掘整理与评价办法研究”的立项意义、研究内容与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介绍,充分听取了基层民间医药代表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发出了民间疗法和方药专项调查表,完成了以参会代表为主的首批30余项民间疗法和方药的登记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家科技和卫生管理部门将正式开始对民间医药进行系统化的全方位的重点研究,揭开了对民间医药进行抢救性的挖掘、登记、整理、分类及试点评价的序幕,体现了政府对利用民间中医中药资源优势使其在国家新的医疗健康保障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
    也是2008年11月,首届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暨特色疗法演示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这次会议上,郭志辰、叶秀珠等88人荣获首届全国民间名中医称号,王静、吴尚德等118人荣获首届全国民间特技人才称号。这次大会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主办,目的在于总结近几年我国民间中医药的发展,是迄今为止我国民间中医药学术进步及特色成果的一次大检阅。
    2008年10月,由科技部等单位完成的《中国传统医药民间文化遗产发展研究报告(2008版)》公开发表,报告共九章,150页,图表8个。报告首先对传统医药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世界传统医药的发展及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化市场状况,接着对分别对我国传统医药技术、传统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在国际的发展形势做了分析研究,最后对我国传统医药知识特殊保护制度进行探讨,给出对策建议。对于投资或了解中国传统医药民间文化遗产的单位和个人来说,这个报告是一份相当珍贵的参考资料。
    据我了解,目前我国已编辑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等有关民间医药的专业杂志,出版了《中国民族民间特异疗法大全》(张力群)、《中国民间草药方》、《中国民间刺血术》、《中国民间推拿术》、《中国民间敷药疗法》(刘文瑞)等多部民间医药专著,建立了《中国民间中医药网》等多家专业网站,成立了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民间医药分会等多家专业学术团体,不久前,国家还为部分具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药人员,考核授予国家认可的执业医师资格。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刚刚发布的2009年全国中医药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协调,研究制定中医坐堂医规范管理文件;对具有一技之长和实际本领的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的试点经验进行推广。” 我国的民间医药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对我省民间医药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对民间医药的前景保持足够的信心   包括民间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是与古代社会文化密切相联的医学实践,在现代医学应用之前就存在了。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到来的西方文化渗透并占据着人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一些传统的文化被逐步地边缘化,使得与特定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传统知识,尤其是传统医药知识,面临衰亡,最终将导致传统资源保有国失去传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失去一个民族固有的特征。
    民间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繁荣昌盛的基础。民间医药来源于生活实践、生产实践、医疗实践,植根于基层,其医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青睐。民间中医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共同成长,其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及其特有的医疗技术与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其医疗卫生价值以及文化多样性价值,都是维护人类健康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知识财富。作为主要处于经验阶段的民间医药,在其与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对人类生命的维护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大力发展民间医药事业,更有利于解决广大农村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远大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明确的认识和足够的信心。
    2.加强民间医药队伍的自身建设  中医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于其根植于民间,在几千年的积淀中,民间中医掌握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验方、秘方及诊疗手法,然而在近百年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之下,以及随着社会体制、教育模式的改变等原因,民间的许多验方医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亟待抢救和继承。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民间医生医学基础理论水平不高,仅靠口传心授所得到的一技之长应付复杂多变的疾病,难免心手不及;其医术与验方、草药缺乏客观化、标准化,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有不少甚至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始状态,难以得到现代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而不仅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制约了整个民间医药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因循守旧、狭隘保守的观念,把民间医药队伍的自身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强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学习,认真传承民间老中医、老草医的独特经验,不断创新民间医药的诊疗技术,在不断与中医中药与现代科学技术靠拢和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民间医药的现代化。
    3.充分发挥民间医药分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我省民间医药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民间医药研究分会,是在全国较早成立的一家民间医药工作者自己的学术组织。自2006年10月正式成立以来,在调查研究我省民间医药的生态状况、组织全省民间医药的学术交流、反映广大民间医药工作者的心声和愿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新的一届任期内,民间医药分会首先要加强组织建设,尽可能把全省从事、热爱民间医药的、符合会员条件的人员,吸引、吸收到分会组织中来,为他们搭建进入社会医学主流的平台;其次,要把民间医药分会办成民间医药之家,及时反映民间医药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举办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组织编写《陕西民间医药经验集》等学术著作,逐步开展民间医药的整理研究及民间医药工作者的职称评定工作;第三,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建立“陕西省民间医药发展基金”,定期评选、奖励为民间医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各位代表,各位同仁:不久前,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隆重举行了第四次代表大会,省卫生厅刘少明厅长当选为第四届研究会会长,研究会的工作面临着承上启下的大好局面。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树立信心,振奋精神,为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发展陕西的中医中药、民间医药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