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2007年工作进展
- 索引:290
- 发布时间:2008-01-21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2007年,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在省科协、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支持领导下,围绕中医药学术发展主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为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服务,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以及研究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和新的进展。
1.组织建设:2007年,研究会在组织建设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新发展个人会员148名,新发展单位会员1个,成立了5个研究分会——王焘研究分会、孙思邈研究分会、名医传承研究分会、岐伯研究分会、生物医药研究分会。分别召开了扁鹊研究分会、肛肠病研究分会筹备会议。专业分会的筹备与组建,充分调动了广大会员以及中医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学术活动、学术交流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了加强分会建设和组织管理,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和科技开发,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分会管理办法》,使分会的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同时,研究会加强了所属陕西孙思邈专修学院、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领导班子建设,为陕西孙思邈专修学院考察任命了院长,为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新任命一名院长、二名副院长;同时,在全省范围征聘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本专业内有相当影响的资深研究员、研究员和特聘研究员34名,为西京中医药研究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研究会组织建设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研究会拥有下属实体单位3所,专业研究分会6家,在册会员人数已达1100余人。
2.学术交流与科技开发:
开展中医葯学术交流与科技开发是研究会的主要任务。2007年,研究会根据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分会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学术活动:王焘研究分会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了我国唐代医学家王焘墓的确切地址,并向有关领导部门提交了调查报告及建议方案,要求重修王焘墓,宏扬民族医药文化;孙思邈研究分会与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合作,成功在京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医学史学术会议,扩大了陕西中医在国内外的影响;名医传承研究分会对我国中医名家学术经验的传承情况进行调查,组织省内外专家合作攻关,系统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目前已编辑出版《当代中医世家经验辑要》10册,计300余万字;岐伯研究分会组织会员到甘肃庆阳等地考察岐伯研究情况,编印《岐伯医讯》4期,撰写《岐伯籍里考辩》、《岐伯籍里考释》等论文,为确定中医创始人的籍里问题,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民间医药分会已征集有关学术论文30余篇,为即将召开的全省民间医药经验交流大会作了充分的准备。
按照省科协关于开展陕西省2007年“学术金秋”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会于2007年10月21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成功举办了“陕西中医名家经验传承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7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与会代表围绕陕西古今中医名家学术经验传承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著名中医学家、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刘茂甫教授以及杨世兴研究员等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名医战略是吴仪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中医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人民需要名医,时代呼唤名医。进一步传承、研究历代名医的成才经验,不断培养出具有鲜明中医特征、符合时代要求、人民需要的中医名家,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医人的神圣使命。
通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交流了学术经验,明确了专业方向,提高了专业水平,充分调动了广大会员参与研究会学术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了全省中医药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2007年,研究会继续与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协作,开展“女性中医健康教育活动”项目,组织妇科专家教授分赴各地开办女性中医保健知识讲座,进行健康教育与诊查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并形成互动效应。重点为城市下岗、失业女职工和特困妇女进行妇科健康检查,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实行专项管理。生物医药分会挂靠在陕西嘉力制药有限公司,由公司提供办公场所,并对有关学术活动给以必要的经济资助,分会也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宣传平台,初步形成了学会与企业良性互动、互利双赢的局面。
研究会与企业协作共同搭建平台,推动科技开发,为企业发展服务,既提高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研究会的生存、发展、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知识经济紧密结合的新的途径。
3.下属单位:研究会下属的陕西西京中医医院2007年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中稳步发展,收支平衡,全年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手术成功率100%,感染率为0。医院积极到所在社区进行科普宣传,送医送药上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积极改善软硬件条件,扩大网上宣传,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升格成为二级乙等医院。
由研究会创办的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从国家停止医药类自考的政策出台后,生源问题一直面临很大困难,但学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年内已招收中医按摩、调剂新生50人,基本维持了正常教学活动。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是经陕西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一所集科研、医疗、教学、科技开发为一体的民间性质的中医药科研单位,成立于2003年6月。主管上级为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2007年,研究会调整充实了研究院的领导班子,征聘研究人员,积极酝酿科研课题,筹划组织科研协作,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开始起步。
4.网站建设: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网站自2006年12月正式开通以来,刊发各类信息30余万字,发布本会动态公告70余条,目前已有已1万3千余人次登录访问。广大会员和中医药界的同志通过互联网站与研究会联系,了解工作动态,掌握有关信息,交流学术问题,从而扩大了研究会的影响,增强了研究会的活力,对研究会的工作拓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研究会办公室及时编印工作通讯,印发各分会委员以上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广大会员及社会各界对研究会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1.组织建设:2007年,研究会在组织建设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新发展个人会员148名,新发展单位会员1个,成立了5个研究分会——王焘研究分会、孙思邈研究分会、名医传承研究分会、岐伯研究分会、生物医药研究分会。分别召开了扁鹊研究分会、肛肠病研究分会筹备会议。专业分会的筹备与组建,充分调动了广大会员以及中医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学术活动、学术交流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了加强分会建设和组织管理,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和科技开发,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分会管理办法》,使分会的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同时,研究会加强了所属陕西孙思邈专修学院、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领导班子建设,为陕西孙思邈专修学院考察任命了院长,为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新任命一名院长、二名副院长;同时,在全省范围征聘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本专业内有相当影响的资深研究员、研究员和特聘研究员34名,为西京中医药研究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研究会组织建设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研究会拥有下属实体单位3所,专业研究分会6家,在册会员人数已达1100余人。
2.学术交流与科技开发:
开展中医葯学术交流与科技开发是研究会的主要任务。2007年,研究会根据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分会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学术活动:王焘研究分会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了我国唐代医学家王焘墓的确切地址,并向有关领导部门提交了调查报告及建议方案,要求重修王焘墓,宏扬民族医药文化;孙思邈研究分会与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合作,成功在京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医学史学术会议,扩大了陕西中医在国内外的影响;名医传承研究分会对我国中医名家学术经验的传承情况进行调查,组织省内外专家合作攻关,系统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目前已编辑出版《当代中医世家经验辑要》10册,计300余万字;岐伯研究分会组织会员到甘肃庆阳等地考察岐伯研究情况,编印《岐伯医讯》4期,撰写《岐伯籍里考辩》、《岐伯籍里考释》等论文,为确定中医创始人的籍里问题,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民间医药分会已征集有关学术论文30余篇,为即将召开的全省民间医药经验交流大会作了充分的准备。
按照省科协关于开展陕西省2007年“学术金秋”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会于2007年10月21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成功举办了“陕西中医名家经验传承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7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与会代表围绕陕西古今中医名家学术经验传承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著名中医学家、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刘茂甫教授以及杨世兴研究员等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名医战略是吴仪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中医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人民需要名医,时代呼唤名医。进一步传承、研究历代名医的成才经验,不断培养出具有鲜明中医特征、符合时代要求、人民需要的中医名家,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医人的神圣使命。
通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交流了学术经验,明确了专业方向,提高了专业水平,充分调动了广大会员参与研究会学术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了全省中医药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2007年,研究会继续与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协作,开展“女性中医健康教育活动”项目,组织妇科专家教授分赴各地开办女性中医保健知识讲座,进行健康教育与诊查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并形成互动效应。重点为城市下岗、失业女职工和特困妇女进行妇科健康检查,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实行专项管理。生物医药分会挂靠在陕西嘉力制药有限公司,由公司提供办公场所,并对有关学术活动给以必要的经济资助,分会也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宣传平台,初步形成了学会与企业良性互动、互利双赢的局面。
研究会与企业协作共同搭建平台,推动科技开发,为企业发展服务,既提高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研究会的生存、发展、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知识经济紧密结合的新的途径。
3.下属单位:研究会下属的陕西西京中医医院2007年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中稳步发展,收支平衡,全年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手术成功率100%,感染率为0。医院积极到所在社区进行科普宣传,送医送药上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积极改善软硬件条件,扩大网上宣传,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升格成为二级乙等医院。
由研究会创办的孙思邈国医药专修学院从国家停止医药类自考的政策出台后,生源问题一直面临很大困难,但学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年内已招收中医按摩、调剂新生50人,基本维持了正常教学活动。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是经陕西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一所集科研、医疗、教学、科技开发为一体的民间性质的中医药科研单位,成立于2003年6月。主管上级为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2007年,研究会调整充实了研究院的领导班子,征聘研究人员,积极酝酿科研课题,筹划组织科研协作,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开始起步。
4.网站建设: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网站自2006年12月正式开通以来,刊发各类信息30余万字,发布本会动态公告70余条,目前已有已1万3千余人次登录访问。广大会员和中医药界的同志通过互联网站与研究会联系,了解工作动态,掌握有关信息,交流学术问题,从而扩大了研究会的影响,增强了研究会的活力,对研究会的工作拓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研究会办公室及时编印工作通讯,印发各分会委员以上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广大会员及社会各界对研究会工作的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