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苏礼主任医师学术经验撷萃之四
- 索引:178
- 发布时间:2007-07-25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弘扬学术 继往开来———苏礼主任医师学术经验撷萃之四
□ 陕 西 省中医药研究院 胡 玲
□ 陕 西 省 中 医 医 院 苏 平
中医要发展,临床是关键;中医要创新,学术是核心。多年来,苏礼老师在弘扬历代先贤学术思想,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1. 弘扬历代先贤学术思想 被称之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是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开唐以后一代医风的医学科学家。苏礼老师以30年的时间,30余篇专题论文,10数册研究论著,跻身国内研究孙思邈的著名专家之一。苏礼老师认为,孙思邈推崇仲景学说,为传承《伤寒论》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孙思邈首创“以法类证”、“以方类证”的研究方法,为弘扬中景学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孙思邈主张调摄情志、预防疾病、坚持锻炼、食养食疗,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创导者和践行者;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核心在于重视生命,仁爱廉洁,精究医术,献身事业;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所表达的医哲结合的观点,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及其“妙解阴阳”、“寻思妙理”的辩证思维的思想,对揭示中国传统医学的奥秘,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撰著《外台秘要》而蜚声医史的王焘是一位伟大的医药文献学家,苏礼老师通过对其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认为《千金方》是《外台秘要》最重要的参考文献,而《外台秘要》所引《千金方》的内容,堪称《千金方》最重要的早期传本。在为《唐医药文献大师王焘》一书所写的序文中,苏礼老师说:王焘搜集由汉至唐历代医药文献之精华,所列方论,一一注明出处来源,唐以前之方,赖此以存,其敬业精神、科学态度、缜密方法,至今仍被引为典范。对历史上的其他名医诸如明之武之望、陈尧道、江瓘,清之汪昂、叶天士、余震等人的学术思想,苏礼老师都做过专题研究,发表过专题论文,其涉及范围之广,探讨程度之深,于此可以概见。
2.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中华自古名医辈出,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苏礼老师早年随父学医,一代名医苏文海先生清白为人,精诚业医的高尚情操,一直是他不断进取,献身医学的动力源泉。在为苏文海先生《金匱方临床妙用》一书所写的序中,苏礼老师深情地说:“家父研究医学,老而不倦,其考查之精细,用心之良苦,为人之诚朴,堪为我辈后学之楷模。余幼年即随父学医,深蒙教诲,每见其用“经方”桂枝汤加味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呕吐不止,用黄土汤治疗各种出血,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用越婢汤治疗水肿,用肾气丸化裁治疗肾病等等,常获特妙效果,感受殊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苏礼老师在原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进修,后又通过国家考试选拔,正式调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在著名中医学家米伯让先生指导下从事中医临床及医史文献研究,参与了《伤寒杂病论会通》的整理研究以及《经方古今实用类编》的编著工作,从而对黄竹斋、米伯让等陕西名医的学术经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先后撰著《黄竹斋运用经方医案选评》、《黄竹斋对仲景学说的研究》、《黄竹斋运用外治法的经验》、《米伯让与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米伯让运用病机十九条经验拾萃》等论文,在传承和发扬老一代名医学术经验方面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为了进一步总结传承陕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陕西省卫生厅早在1983年就作出决定,委托省中医学会和省中医药研究院共同负责,分辑分批编辑出版《陕西省名老中医经验荟萃》一书。至2006年,此书已编辑出版6个专辑,集中展现了全省近200位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从第1辑到第6辑,苏礼老师一直担任此书的常务编辑、副主编工作,在这项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的名医经验传承工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1990年2月召开的陕西省首届中医文献医史学术会以上,苏礼老师宣读了他所撰写的《陕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和继承》一文,对全省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情况进行了简介和评述,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赞同和好评。此文后被收入1996年版《陕西省志•卫生志》第11篇第7章。
3. 促使中华医学走向世界 “中华古医学,世界将风行”。苏礼老师认为,中医不仅能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提供保障,而且要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在促使中华医学走向世界方面,苏礼老师尽其所能,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孙思邈是为中国传统医学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医学大家,苏礼老师先后参与了多种《千金方》繁体本的整理工作,出版了繁体本《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孙真人千金方》等新的版本,为孙思邈医学走向海外奠定了基础。他曾发表《孙思邈在国外》等论文,向国人介绍日本、朝鲜以及西方国家的孙思邈研究概况,帮助中医界认识自己,认识世界。1998年,苏礼老师被美国世界传统医药科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参与该校主要教材——《世界传统医学大系》的编纂工作,他不仅完成了《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医籍考》主编任务,对方剂学、诊断学等其他学科教材的编写,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了重要的影响。苏礼老师常常应邀为外国友人诊病,他娴熟的脉法,纯正的传统的诊病模式,满意的疗效,深得日本、韩国、德国等外国友人的赞许。美国密西根州大激流城戴维•绍恩先生,在美国被诊断为肝硬化,称做肝移植可有50%%的存活希望,否则只能存活半年。2003年10月,戴维•绍恩先生来到中国找到了苏礼老师,经过前后1年半时间的调治,基本控制了病情,恢复了工作。2005年4月,戴维•绍恩先生专程来到西安致谢,说了两句令人非常感动的话,第一句话是:我很满意,因为我还活着!第二句话是,中国人真幸福,因为中国人生病后有两种选择。近年来,苏礼老师先后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参观考察,进行学术交流,在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做以“中医药国际化及现代化的现状和展望”为题的专题报告,受到以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会长廖德顺教授、廖春华教授为代表的吉隆坡中医界的欢迎。为了表彰他在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世界华人研究中心授予他世界华医名医证书,中华医学创新学术委员会授予他世界华人成就奖章,世界传统卫生组织(WTHO)聘任他为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主任专家委员,他的业绩,得到了国际传统医学界的肯定和褒奖。
苏礼老师学验俱丰,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以上仅系简要介绍而已。苏礼老师在学术观点上强调继承与发扬并重,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在发扬的过程中创新。认为传承数千年之久的中华古医学,一定能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他希望中医界稍安毋躁,谋定后动,愤发图强,苦练内功;读经典,做临床,弘学术;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看病,实实在在地做学问、搞科研,不断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伟大复兴。
(本文原载于中国中医药报2007.7.25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