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岐黄医苑
0

刘少明:赵石麟《医学史志探论》序

  • 索引:804
  • 发布时间:2018-09-05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编者按:当代著名医学史专家、原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医史研究室主任赵石麟研究员因病于2011年8月30日不幸逝世。本站特发表陕西省卫生厅刘少明厅长10年前为赵石麟先生《医学史志探论》一书所撰的序文一篇,以表悼念!
   

    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发祥地。从古到今,名医辈出,代有发明。古代有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王焘及蔺道人、寇宗奭、武之望、陈尧道等,近现代也有很多名家,如中医学家黄竹斋、米伯让、医史学家李经纬等。他们的治学之道及学术成果,感染和影响了当今陕西医史界,使诸多学人致力于医史文献研究,且取得可喜成绩,赵石麟研究员就是这支医史队伍的学术领头人之一。
    赵石麟研究员长期从事医、教、研和管理工作,80年代初调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任医史文献研究室主任。他以其丰富的文史功底、扎实的医学知识,执著的事业心,为该室的创建和发展呕心沥血,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带领该室科技人员在短期内即取得显著学术研究成果。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医史文献所今日的发展与他前期所作的许多人才培养、资料建设、科研奠基工作不无关系。为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在上级领导支持下,他作为主编之一,编撰出版《陕西省名老中医经验荟萃》共五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他还研究皮肤病学史及陕西医学史,部分论文已公开发表,研究颇具新意和深度。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代代相济、永不间断。新编地方志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后,赵石麟研究员即受命投身于陕西卫生志的编写工作,并出任副总编,四处奔波,选调修志人才,拟纂编写大纲,编撰卫生志丛书,举办全省卫生志编写人员培训班,主编《陕西卫生志丛刊》,调研修志资料,夜以继日,辛勤笔耕,《陕西省志.卫生志》的出版发行,其中也凝聚着赵石麟研究员的一份心血和智慧。赵石麟研究员倾注很大精力研究孙思邈,发表了诸多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他作为常务主编之一,又组织众多专家,首次编著出版了《孙思邈千金方研究》一书,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称赞“这本著作首先填补了这一空白,是孙思邈研究工作的新成就,也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项积极贡献。”
    赵石麟研究员曾任陕西省医史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对研究医史情有独钟,不顾年迈,积极组织并参与学术会议和专题讲座,学术活动搞的生动活泼,主题新颖,富有成效,学术氛围浓厚,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他常常主动给年青学者出题目,压担子,奖掖后学,甘当人梯。赵石麟研究员在学术研究上永不停步,在年近8旬时,又与黄斌强等编著出版了《陕西现代杰出创新医家研究》,使读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正如陈可冀院士评价该书时所说“医学史乃至科技史的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总体文化素质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赵石麟研究员在学术研究方面可谓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思维活跃,勤于笔耕,著述甚丰。与同行真诚合作,珍视集体智慧,善于发挥医史研究的团队力量。
    今值赵石麟研究员八十华诞之际,将其著述论文,择要结集出版,此乃一件可喜可贺之事,我谨作此文,以示祝贺。
    刘少明    2002年6月8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