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会员基地 > 会员论坛
0

饶振旸:中医与养生

  • 索引:683
  • 发布时间:2017-12-10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我国隋唐以前的医学模式是:先以食疗,配以导引理疗,不愈才考虑药疗,万不得已,再作手术。
    中国古代对医师的评价,也说明这个问题。善于养生者为“上工”,善于治病者为“下工”。如古史书《鹖冠子·世贤》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先秦时,民间医生扁鹊的医术很高,名气很大,曾到朝廷去治病,得到皇帝的重视。有一天,魏文王问他:“听说你们兄弟三人都会治病,那谁的医术最好?能分出上下吗?”扁鹊老老实实地说:“我大哥的医术炉火纯青,是上工;二哥次之;我最差,是下工。”文王觉得奇怪,以为扁鹊谦虚,又故意问:“为什么你大哥、二哥一点名气都没有?而你的名气朝野上下都知道?”扁鹊照直说:“我大哥不但医术好,医德也好,不但能治疗疾病,还能预察疾病,发现将要生病的人,就叫你服食防病和保健养生,他周围的人都很少生病,所以一般人几乎没看到他治病;我二哥医术也好,病刚发生时,他就能看出是什么病,分析会发生什么变化,常常把疾病治在初期阶段,不让病情加重,一般人误以为他只能治轻病;而我年幼阅历浅,许多病发展严重了才知道,我经常刻苦用功给人治病,也能转危为安,就是难以根除。所以周围找我的病人很多。一般人见我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就说我的医术高明,所以名气传得很远。”
    中医学的第一要务是养生保健,其次是防病调理,再次是药物治疗,最后才是手术救危。这种理念,一直被社会各教派遵行,代代相传。特别是民间高人继承得较好。如一个“传秘方”的民间故事,可说明这一点。故事说的是清朝初年,庆阳县马县令感山岚障气而病,告疾回乡,走到山路上遇到一个道人。这道人心地善良,又精通医术,因同情马县令被病魔折腾,给了他一粒丹药,并用山泉水送服。不大一会儿,马县令满腹窜痛,肠鸣下泄。泄后顿觉轻松,病也好了。马县令自内心感激,佩服得五体投地,千恩万谢恳请把救命药方传给他。道人不慌不忙地给写了一百字的药方,就走了。临别时,嘱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病是你体质虚了,才感受的。如果你体质强健,怎么会得病呢?”
    马县令收存了这个药方,并珍为“传家宝”,保得他家族人代代长寿无病。直到他的第四代孙马齐在雍正皇帝时中了进士,做了户部尚书总理事的大官时,才把药方公布于世。据马齐回忆说:“先祖至余四世矣,男女寿百岁以上者十五人,九十者四人,八十者六人,七十者九人,到成年后夭折者稀,亦未有多疾而奇疾者也”。照此计算,他们家族的平均寿命是87.3岁,而我国现在公民的平均寿命才70岁。
    究竟这个“秘方”是哪些药呢,这么灵验?中医古籍出版社《珍本医籍丛刊》1988年收集出版了这个药方,命名曰《陆地仙经》。内容如下:
    淡食能多补,搓涂自助颜;运睛除眼翳,掩耳去头旋;
    叩齿牙无病,兜礼治伤寒;鼓呵消积聚,膝风摩涌泉;
    猿臂活血脉,熊颈免痰涎;爱惜精与气,子午固关元;
    托踏应无病,三眠魂自安;饮食必节制,起居要慎焉;
    多行阴骘事,莫作身后冤;遵行勿间断,可为陆地仙。
    中医文化,本身就是养生文化;中医实体,实际就是健康产业。由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是全方位的,保护人类健康的医学也是全方位的。它包括文化养生、生活保健、疾病救治和病后调理。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医学。

    ( 饶振 陕西城固县执业中医师,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会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