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中医养生、减肥与美容探讨
- 索引:676
- 发布时间:2017-12-08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1 . 开展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医养生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自古以来好多名医既是临床家,为患者解除疾苦,同时又是中医养生的切身实践者,他们本身就是寿星。如唐代的针灸大师甄权享寿103岁,师事孙思邈的学生、食疗专家孟冼享寿93岁等。而“药王”孙思邈又是中医临床和养生的集大成者,得以享寿141岁的高龄,为中医养生的楷模。说它新兴,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人们群众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治已病”,更懂得了“治未病”的重要性,不仅要治病,还要保健、防病。在这种需求下,中医养生已经不是个别人和某些阶层的专利,而是越来越多地走人了千家万户。现今的养生市场良莠不齐、较为混乱和无序,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养生行业缺乏专业临床医生的参与。好些纯搞理论的人,写出来的养生书好看却不实用;一些作家和“业余选手”也加入到这个专业性很高的行列之中,不可避免地给大众造成了误导。正是由于中医机构和中医人自身的缺位和缺失,给这些人造成了可乘之机。一个优秀的医生,同时应该是一个养生专家,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避免各种有害的行为,养成有益的生活习惯。中医养生,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要我们中医人去实践和开发。
2 . 如何才能做到“顺应四时”养生
经常有人问一年四季、一天之内的身体锻炼,哪个时间的锻炼效果好?有些专家说是应该早上锻炼,有些又坚决反对早上锻炼,认为应该晚上锻炼,让人无所适从。中医养生的第一要义就在于和谐,不仅要求人自身的五脏六腑、经脉气血的协调,也要求与天地自然协调,尊重天地变化的客观规律,合理地安排饮食起居。 《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禀受天地之气而生,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应当顺应这个节律, 《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人应当“顺应四时”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生发的季节,天气渐暖,万物初生、欣欣向荣,最利于吐故纳新。经过了冬季的休整,春天人体的阳气也开始趋向于体表,因此要适应这个春生之气,在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日子里,人们应该晚睡早起,披开头发,舒松衣带,让形体舒展;多到户外活动,或踏青郊游,或登山赏花,或临溪戏水,以陶冶性情,使阳气得到进一步的生发,使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的生发之机相适应,保持自身与外界的和谐。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损害肝气。夏季是生长的季节,万物茂盛、郁郁葱葱,应该晚睡早起,让精神充实,保持阳气的宣通,与夏季的长养之气相适应,不然就会损伤心气。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应该早睡早起,使精神安定,使神气内敛,以适应秋季收敛的特性,不然就会伤及肺气。冬季是闭藏的季节,水冰地裂、万物蛰伏,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扰动阳气,使精神内守而不外泄,不要使皮肤开泄,以适应冬季封藏的特性,不然就会损伤肾气。四季养生的原则是:春节和夏季是人体气机宣发、生长的季
节,应该保养好身体的阳气;秋季和冬季是气机收敛、封藏的季节,应该保养好身体的阴气,这样就会阴生阳长,达到阴阳和谐的状态。
3 . 针灸减肥,调养身体的绿色疗法
爱美是人的天性,美是人气的吸铁石,拥有一个好身材更是所有女性的梦想,从而涌现出了千百万的“减肥大军”。但是由于不知道肥胖产生的根本原因,减肥方法不当,不但肥胖没有减下来,反而增加了一身的毛病。
有人以为大量运动可以减肥,但是剧烈运动的时候机体处于无氧代谢状态,在缺氧环境中脂肪不仅不能被利用,而且会导致血糖水平会降低,引起饥饿,因此运动后往往会食欲大增。有人以为不吃早餐可以减肥,但如果人不吃早餐,等到了午餐、晚餐的时候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增大食量,这样不但达不到减肥的效果,而且长期不吃早餐会影响到人体的代谢紊乱,从而更加肥胖。有人以为喝粥能够“清肠胃”,岂不知道喝粥比吃饭更易于消化吸收,喝粥后血糖会出现高峰值,更易于促进脂肪合成。而且喝粥比吃饭更容易感到饥饿,不知不觉就喝多了。不要小看那些肉菜汁,所含的油、盐成分很高,很容易摄人过多脂肪和钠,导致胆固醇增多。中医认为脾虚则生湿,“胖人多痰湿”、“胖人多气虚”,肥胖实际是湿气过剩在体内的堆积,是由于脾虚湿邪聚集所导致的一种亚健康状态。肥胖不仅影响体形,更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各种病症,男子肥胖可以导致阳痿,女性肥胖可以导致不孕。
因此,减肥不仅是为了美,也是为了健康。没有说内环境紊乱而肥胖可以减下来的,减肥一定大多从健脾和化湿等调理内脏人手。针灸减肥,配合耳穴疗法,适当服用中药,把脾气补充足了,运化去了多余的水湿,身上的赘肉自然可以消除。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虽然不单纯减肥,但完全可以达到自然减肥的目的。
针灸减肥要重视这几个穴位的应用:有些人食欲亢进、兴奋、失眠,喜欢夜食,可以贴压耳穴的神门、饥点、胃,针刺内关、太冲、内庭等穴,以抑制过于旺盛的食欲;有人精神困倦,虽然食量不大,但却大腹便便、体态臃肿,可以针刺合谷、水分、中脘、足三里,健脾化湿,运化去多余的水湿。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还可以辩证取穴:热盛的取曲池,阴虚的取三阴交,血虚的取血海,阳虚的取气海、关元。阳陵泉、丰隆
可以祛湿化痰,都是减肥的要穴;上巨虚、下巨虚可以调理大便;天枢、大横既调理肠胃功能,又属于局部取穴;子宫穴既可以减去小腹的赘肉,同时还可以调理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可谓一举几得。典型案例:大雁塔附近有一个三十二三岁的女性,产后身体虚胖,体重从怀孕之前的
4 . 耳穴疗法,美容王国里的后起之秀
耳穴美容是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来达到美容效果的一种新兴的美容方法。耳疗调节内分泌疗效肯定,与其它美容方法相比见效快捷、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显得魅力无穷,被誉为“美容王国里的后起之秀”。耳穴美容的常用穴位为:肺、心、面颊、内生殖器、内分泌。“心其华在面”而“肺主皮毛”,故心穴、肺穴为美容养颜的重要穴位。面颊为局部的相应部位取穴,生殖器穴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与内分泌穴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调节内分泌。另外根据所治病症的不同,可以选取其它穴位:如内火偏盛长痘疼痛者,可以选取神门,有消炎止痛之效;皮肤发痒、脱屑者,选取风溪穴,可以祛风止痒;有红血丝肝胃火盛者,选取肝穴、胃穴;便秘的可以选取便秘穴、直肠;肝气郁结兼见乳房胀痛、情志抑郁者,选取肝穴;面色痿黄、食欲不振者,选取脾穴;腰膝酸困、性欲淡漠者,选取肾穴等。耳穴的美容方法分为王不留行和磁珠贴压、耳穴放血和割治等几种方法,其中贴压疗法简便易行,自己在家里就可治疗。一般的长痘、长斑、座疮等在耳穴按压之后都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果效果不佳者可以用耳穴放血或者割治疗法。典型病例:禹某,女性,46岁,教师,因左脸颊黑斑就诊。患者18年前产后渐发左脸长斑,起初颜色黄黯,未以为意,渐渐加重,由黄褐斑转为黑斑,面积较大,占据整个左侧脸颊,而右侧仅有少许黄褐斑,多年服用中西药、外用药无效。兼见失眠多梦、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性急多怒,潮热、多汗等症。遂取神门、肝、面颊、肾、内分泌等穴位贴压,同时每隔3日在面颊区放血治疗。治疗3次后即有明显效果,色斑转淡,睡眠好转,情绪稳定,后续治疗两个疗程(两个月共20次)黑斑全部消退,从此告别了一边黑一边黄的“阴阳脸”。
耳穴美容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解决许多美容产品疗效不佳而令美容师深感棘手的一些难题,而且见效快、简单易学,因此已经在美容业悄然兴起。耳穴美容属于自然疗法,就地取材,没有任何痛苦和毒副作用,它越来越多地博得了爱美女士们的青睐。
(赵红军,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省中医药研究会门诊部执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