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研究 > 医药信息
0

陕西中医药事业开创出崭新局面

  • 索引:394
  • 发布时间:2008-10-26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截至2007年,全省共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182所,比1978年增长了26倍。中医药人员20286人,较1978年的7915人增长了2.56倍。 中医病床达12571张,较1978年的665张猛增了19倍。全省中医机构数居全国第5位,中医病床数居全国第8位,中医执业人员数居全国第11位,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医药大省。  
    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县一级行政区域内都有中医医疗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所有县区级中医院均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100%的综合医院及80%的乡镇卫生院和8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有中医人员,设有中药房,能为人民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防治“非典”和抗震救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开展中医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已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6所,二级甲等中医院21所。截至目前,70%的市级以上中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60%以上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级标准。全面开展了中医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截至2007年,全省中医医院诊疗人次达600多万次,较1980年的66.88万次增长8.97倍。全省中医医院入院治疗人数达26万次,较1980年的5528次增长47.04倍。积极推动中医医院转变运营方式,千方百计降低患者费用。2006年中医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同比增长11.63%,高于同期综合医院2.61个百分点.而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平均每一出院者医疗费和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连续多年分别比综合医院低出1/3左右。中医医疗机构的社会贡献率由2006年的25.5%提高到2007年38%,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成效显著。采取各种方式,运用多种途径,向社会推介了多批医德高尚、理论功底深厚、诊疗技术精良、群众公认的中医专家。组织开展了全省名(老)中医评选活动,评选出首批名老中医30人、名中医27人。 
    培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员6名,为101位国家级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培养122名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全省建成、在建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专病18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15个,农村中医特色专科9个。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6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1所,国家级示范中医院6所,省级示范中医院14所,列入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3所。“三名”战略的实施,使一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各级中医院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内涵建设不断丰富,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
    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彰显。通过开展医院质量管理年、等级复审,各级示范中医院、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和达标县创建,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和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改善中医院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等措施,各级中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简、便、验、廉”的优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医医疗机构为省上节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达1亿余元。既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也缓解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低、支付能力不强的困难。社区中医药服务不断延伸、扩展,许多中心城市区级中医院承担了社区卫生服务职能,并建立了城市中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双向转诊制度,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宝鸡、安康和榆林市中医院已纳入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计划,落实国债资金3500万元,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省中医医院干部病房楼正抓紧建设中。通过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协作共建方式,已将省中医药研究院(省中医医院)纳入省级乃至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以充分发挥该院在加强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效整合省内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校的科研资源,集中重要科研力量,搭建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中医药研究室1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18个.
近两年来,全省各级各类中医药科研课题达296项,其中,科技部课题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287项。获得科技进步奖4项。
    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稳步推进。采取选派学科带头人到国家和省级重点专科进修、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师承教育等措施。2007年,培养学科带头人400余人,专科技术骨干986人。投入专项经费660余万元,实施了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目前,全省在读中医中专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达到2047人,740余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接受了系统的中医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中医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陕西中医学院得到全方位建设,通过了教育部评估验收。开办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15个,在校生达7400余人,为全省培养出一大批中医药人才。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和针灸学会召开学术会议11次,征集交流论文600多篇,800余名中医药人员参会交流。举办中医药继续教育学习班18期,参加学习人员共1400余人次,为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