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站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 国内外新闻
0

中国:中医文献“家底”摸清中医古籍现存13455种

  • 索引:365
  • 发布时间:2008-07-17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聚全国中医界之力,耗时40年编纂完成的大型工具书《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近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此书全面系统地摸清了中国中医文献的“家底”。据这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录,中国馆藏中医文献的种类为13455种。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世代相传,至今已积累万余种。1991年中国编辑出版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中医古籍12124种。而这部刚刚问世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了全国150家图书馆馆藏中医书目13455种,除新增品种之外,新增版本达到3652个。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出版不但对中医学、中医文献的研究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古籍保护和古籍资源调查也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参考工具书。
  据专家介绍,不少此前散失、不知所藏、版本存疑的珍贵中医文献,也在此书编纂过程中浮出水面。一些国内原以为失传的书得以发现,填补了空白。例如,宋代杨介撰《存真图》,载有中国最早的人体解剖图,在历代书目记载中时隐时现,经过《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编纂专家调查,已确认此书现存于国家图书馆。此外,明代龚居中所著的《幼科百效全书》《妇科百效全书》《内科百效全书》等书也被重新确认为“依然存世”,部分散落在上海及日本等地。(据西安晚报2008.7.17日 孙丽萍)